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小區不設垃圾桶,倒逼居民垃圾分類;雇傭回收公司,挨家上門收購干垃圾

垃圾分類的難題,各小區有哪些高招

發布時間:2019-06-12 07:09:56 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 記者 施雯 楊茜 孫晶晶 通訊員 陳道亮 金琰 王芹

“我也想把垃圾分類做到位,但是沒那么多時間。玻璃瓶、舊電池,亂扔也不好,但收廢品的不收。”

“我們小區的垃圾,大家都是混倒在一起的,我分類真的有用嗎,垃圾混在一起還能循環利用嗎?”

類似的想法和抱怨,很多杭州市民都有過。

垃圾分類遇到的尷尬是:復雜的垃圾分類老百姓接受不了;因為分類不到位,資源循環再利用也玩不轉。

有沒有什么方法,能把垃圾分類做到位?昨天,錢江晚報記者兵分三路,走訪了杭州各大城區,找到不少高招、妙招。

上城小營巷:沒有垃圾桶,垃圾不落地

昨天中午11點,環衛工徐師傅騎著電動三輪車,穿梭在市中心的小營巷。車上放著黃綠兩只垃圾桶,一只投放易腐垃圾,另一只投放其他垃圾。

這里大多是平房,200多戶居民很多都住了幾十年。

在一扇大門口,徐師傅停了車。門口放著兩袋垃圾,他并沒有直接扔進垃圾桶,而是戴上手套,打開垃圾袋,在里面翻著,看到塑料制品,放進“其他垃圾”那只桶,冷飯殘羹都倒進了“易腐垃圾”那只桶。

“現在啊,垃圾不落地了,但是居民的垃圾分類還沒有那么仔細,我們都要掏出來再挑挑揀揀的。”徐師傅說。

小營巷的環衛工都練就“眼觀六路”的本領。三輪車車速不快,徐師傅觀察著道路,只要看到垃圾袋,就會停車。

錢報記者跟著徐師傅繞了一圈,發現小區里竟然沒有一只垃圾桶。

中午一個小時,算是“加班”。一般來說,每天早上6:30-8:30,晚上6:30-8:30,社區里的環衛小車就會定時收垃圾。徐師傅說,他從2010年開始就這么干了。

2010年,杭州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小營街道小營巷社區率先成為“垃圾不落地”試點。

那時候,小營巷里還有垃圾房。“每天垃圾都要堆到垃圾房門口,也有些居民習慣隨意堆在門前墻邊,天一熱臭氣熏天不說,蒼蠅到處飛,環境真的很差,每天環衛工都要清掃好幾遍。周圍臨街的商鋪還會到這里偷倒垃圾,我們就想著試行垃圾不落地,讓居民們開始有意識地做些改變。”小營巷社區衛生委員朱凌翔說。

雖然試行“垃圾不落地”之前,社工專門上門對每戶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支持率高達85%以上,但是想讓居民改變一直以來形成的生活習慣,尤其是社區老年人比例超過6成,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但是,很難也要改變。社工們不斷上門宣傳,還手把手地教,不厭其煩,盡可能讓大家都能形成習慣。

將近10年的蛻變,成效如何?

“因為垃圾分類了,我們看到一個更好的環境。”社區居民孫大媽說。

另一位居民金大伯也表示,這是環保意識的培養,“我64歲,年紀不算大,那些七八十歲的老人,做起來還是有點難度,我就教他們,也希望他們改變。”

朱凌翔說,現在大部分居民垃圾分類的意識增強了,也會定時定點地投放垃圾。還有小部分人,他們的工作還在繼續。

余杭區:公司上門回收,今年首次實現垃圾負增長

垃圾干濕兩分,干垃圾交給虎哥回收,濕垃圾交給環衛部門,通過這套垃圾消納大法,人口近300萬的余杭區,今年首次實現垃圾負增長。

余杭區的浙江虎哥環境有限公司進行干垃圾回收再利用,現已覆蓋轄區24.5萬戶家庭。

家住臨平的馬阿姨說,現在垃圾分類有真金白銀獎勵,全家已經習慣把外賣盒、紙板箱、易拉罐,甚至用過的保鮮膜收集起來,放在家門口虎哥贈送的干垃圾回收桶里。

“垃圾桶滿了,我就手機微信下單,小區門口的虎哥服務站就會上門回收,干垃圾統一價0.4元/斤,稱好重,錢會自動打到我賬號上,去小區門口便利店換購商品。”

馬阿姨家回收過最大的一單,是三門衣柜和茶幾,兩件舊家具一共收到環保金37.44元。以前,紙箱、廢紙賣給小區收廢品的價格會高些。但馬阿姨也說,玻璃、塑料這些,收廢品的不收,而虎哥是照單全收的,連舊家電和家具也是折價收購的,特別是夏天的啤酒瓶很重的,總體算下來,還是劃算的。

位于良渚的虎哥回收總倉,每天要處理約250噸干垃圾,上午是一天中最忙碌的。前一天收集的干垃圾從余杭各地拉過來,車子要先過地磅稱重,然后進入14條流水線分揀。

工人會把書紙類、廢紡類、竹木類、玻璃類、橡塑類、金屬類、小家電類、不可利用類、有害垃圾類以及四機一腦(電視機、空調、電冰箱、洗衣機、電腦)這九大類的垃圾分門別類放置。九大類垃圾還會進一步分揀成至少41個小項,再打包拉去下游廠家循環利用。

在倉庫一臺轟轟作響的壓縮機前,鏟車和工人正把各種紙箱倒入傳送帶,壓縮成大塊送往下家。

“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是階梯式的,這些廢舊紙品拉去工廠,只能生產比原來低等級的產品,比如裝雞蛋的紙托。”虎哥環境副總經理胡少平是浙江大學環境工程學院博士。他告訴錢報記者,除了有害垃圾要送去專業有資質的公司處理外,其它垃圾都可以循環再利用。

目前,余杭區已在各小區投放垃圾發袋機,每家免費發放帶有二維碼的垃圾袋,用于存放家庭廚房、衛生間等地的濕垃圾并實現人工掃碼打分制度,各鎮街的濕垃圾就地生化處理,15噸濕垃圾可生產1噸有機肥原料,今年余杭已就地消化濕垃圾224.5噸。

根據余杭區城市管理局的統計,去年余杭共產生92.39萬噸垃圾,今年1-5月,余杭垃圾平均負增長3.26%,首次實現了零增長。

垃圾分類

小區各有高招

●江干區圣奧領寓小區:每個垃圾投放點有“桶長”

江干區九堡街道興安社區圣奧領寓小區共711戶,總人口2300余人,其中外來人口約1500人,日均垃圾量在8噸左右。

2018年3月,小區率先試點“桶長制”分類模式。確保每個垃圾投放點都有一名責任桶長。

由“桶長”負責上門入戶指導分類、定點值守檢查評分、巡檢溯源糾錯指導,從源頭提升垃圾分類準確率和投放率。

截至目前,小區從原來的不分類到現在取得了居民參與率100%,分類準確率90%,投放正確率95%的好成績。同時引入就地餐廚垃圾處理機,日減量成效40%左右。

●濱江區太陽國際小區:物業把關居民“垃圾分類”

太陽國際小區共有住戶1312戶,沿街商戶30家。

2018年4月起,太陽國際小區銘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主動參與垃圾分類工作,通過設施提升、現場指導等方式,居民垃圾分類參與率達到60%以上,并輔以物業分揀,做到可回收物零廢棄,易腐垃圾能分盡分,垃圾減量超過30%。

標簽:垃圾分類;垃圾;垃圾桶;余杭區;回收責任編輯:仲瑤卿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