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千島湖高鐵站出來,駕車向北大約十來分鐘,就到了文昌鎮王家源村,淳安42個千年古村中的一個。
近年來,這個古村不但把“山溝溝”變成了“金窩窩”,還因景秀村美、民風樸實的田園生活,吸引了不少游人慕名而來。
在去王家源村的路上,鎮里陪同的負責人介紹說,王家源的美是發自于內、顯溢于外的,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內外兼修”。
對水質要求極高的金魚游得很歡
村民王三杰見證了王家源村從“污水橫流”到“潔凈”再到“美凈”的過程。他說,以前村里沒有建排污渠,家家戶戶的生活臟水到處倒,蒼蠅蚊子特別多。
2014年9月,王家源村污水治理項目啟動,不到一年,全村340戶,實現生活污水納管334戶,其余6戶也進行了單戶處理,生活污水處理達到了全覆蓋。
“王三杰家門前那片綠地下面,就是當年建的一個污水處理池,后來為了提升污水處理能力,2017年才移到現在這個位置。”村委主任汪金華左手指著王三杰的家,右手指著新建的生活污水處理終端說,“不僅僅是為了擴容,處理后的污水水質也明顯提高了,甚至還可以養金魚呢?!?/p>
在污水處理終端一個出水的池子里,記者果然見到了3尾紅色的金魚。金魚是負責運維的魯衛軍在污水終端建成之初就放下去的,如今兩年多過去,2寸長的金魚體長差不多增加了兩倍。
“金魚對水質的要求很高,當時也是想用金魚來試試處理后的水質到底怎么樣,結果就一直養到現在?!濒斝l軍笑著說。
除了污水終端有運維公司派出人員專門管理之外,村兩委的干部每個月都會帶著村民代表、黨員干部、巾幗志愿服務隊等,挨家挨戶上門查看戶內化糞池、接戶井等污水處理設施的清理維護情況,達到標準的農戶則會拿到積分卡,而且村民可以憑積累的分數到“積分超市”兌換相應日用品。
“我們王家源現在就是一個大花園,家家戶戶門前都很干凈,聞不到一點臭味?!蓖跞軐ΜF在的村容村貌很滿意。
沒想到省了肥料錢,產量還提高了
王家源有3處袖珍的濕地,你千萬別小看它們,這可是淳安農村生活污水改造提升工程的代表之作,全稱是人工濕地創新處理工藝。
“所謂人工濕地創新處理工藝,就是對污水處理終端進行濕地整改,新增和整改濕地采取無土濕地S形回流模式,迂回延長水流距離,促進水中懸浮物和有機成分沉淀,讓濕地植物(被)充分吸收養分,而且在處理環節中加了一道紫外線滅菌,能有效降低大腸桿菌指標,進一步凈化水質?!濒斝l軍介紹說,這種新工藝較好地解決了土栽人工濕地板結、堵塞、凈化不徹底等問題,更好地凈化了水質。
在整改提升中,王家源村的部分污水處理終端還安裝了噴滴灌系統,對出水進行回用,灌溉終端周邊布滿綠化植物和大棚蔬菜。
“用上了這個水后,每年給我多帶來3萬元左右的收入?!眲倧某抢镔I菜回來的蔬菜種植大戶王江清說,這3萬元是肥料錢上省出來的,“不但肥料錢省了許多,而且蔬菜的產量有所增加,口感也好起來了?!?/p>
王江清一開始也不相信,這個處理過的水不但能灌溉,還能省肥料,于是他專門去向專家請教,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我們看到處理后的水非常清澈,但其實它還是屬于富營養的。”魯衛軍介紹說,當初在設計污水處理終端的時候,就把管道直接拉到大棚供種植戶使用,這就叫“污水變‘肥水’,減排又肥田”。
打造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淳安模式
今年初,王家源村的生活污水處理模式,甚至引來了千里之外的西安考察團,西安媒體做了大篇幅的宣傳報道。
“如今,王家源村不僅是淳安縣首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工作示范村,而且還名聲在外了。”同行的淳安縣治污辦負責人介紹說,采用像王家源這樣實現中水回用的生活污水處理終端的,現在在淳安不在少數,“生態處理+有機肥源+綠色種植”模式,既降低了農業的化肥使用量,還給傳統農業貼上了現代化的“綠色標簽”,可謂一舉多得。
2018年,淳安共安排4600萬元用于農村治污設施改造提升,主要包括將沿湖沿溪沿主干道的20噸以上無動力污水處理設施提升為動力設施、對新建農居點或2014年前已建終端進行提升改造,以及農村治污運維示范村創建。
今年,淳安將繼續發力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升改造,以農村治污設施運維管理示范村和標準化運維站點創建工作為抓手,以水質達標排放、設施正常運行為最終目的,進一步強化運維管理標準化、精細化建設,推進全域運維,高標準、嚴要求打造“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淳安模式和千島湖品牌”。
“我們的目標是,全縣所有鄉鎮建成區和試點鄉鎮行政村到2020年要達到‘污水零直排區’創建標準。到時候會有越來越多像王家源這樣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終端?!贝景部h治污辦負責人表示。
專家聲音
浙江省住建廳治水專家 胡金法
淳安縣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按照省市要求,綜合施策、全民參與,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及設施運維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拌F腕治污,久久為功”,淳安縣持續加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精益求精,再挖掘再強化,進一步提升鞏固農村污水治理成果,努力打造出了全省農村治污運維的“淳安樣板”。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