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污染大戶“開刀”,今年12月底前完成關停來料加工型印染企業;
加速創建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未領取排水許可證企業最高可罰50萬元;
補生活垃圾處理“短板”,加快總投資超10億元生活垃圾焚燒技改擴容項目建設……
近期,一場聲勢浩大、力度空前的生態環境建設“綠色風暴”在南湖區全面掀起。在這場福及子孫、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的保衛戰中,南湖區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出實招、下狠手,堅決打贏生態文明建設保衛戰。
“生態環境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示范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更是‘首善之區’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是南湖區經濟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在3月中旬召開的全區生態文明建設大會上,南湖區委主要領導要求,南湖區要以首位擔當全力助推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標本兼治的舉措、雷厲風行的作風,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水牽動著每一個南湖區老百姓的神經。以生豬減量提質戰役為重點,近年來南湖區鐵腕治水,2016年初首次實現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考核優秀,在時隔十余年后迎來了夢寐以求的Ⅲ類水。但去年以來,該區部分跨行政區域斷面水質時有反復。同時,南湖區在空氣、固廢、土壤等環保建設方面,也存在著不少“短板”和薄弱點,急需整治提升。
水、空氣、固廢、土壤污染形式雖有不同,但造成原因往往互有交叉。南湖區生態創建辦常務副主任鄧劍強介紹,今年,南湖區立足長遠,推出了全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十大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圍繞水系水質、“污水零直排區創建”、城鄉污水治理、水系連通暨美麗河湖建設、重點區域重點企業臭氣廢氣整治、清新空氣示范區創建、固廢物處理能力提升、生活垃圾處理、科技治污等十個方面,均列出了具體措施,并倒排時間表。
僅水污染防治一塊,該區就推出了一系列實打實的舉措。通過整治推進,今年年底前,南湖區全區不低于50%的30噸以上治理設施要達到標準化運維,至2020年全面實現標準化運維,尤其要嚴管農村生活污水“出口”。“污水零直排區”創建專項行動,除了繼續強化對企業的排污監管,更全面改造新興、新嘉等4個城市街道的污水管網。針對三水灣浜、太平橋港等城鄉水體水質容易反復的“頑固性”,精準“把脈”推行一河一策。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加快,近年來,南湖區不少小化工、小印染等“五小行業”逐漸退出,但仍有少部分企業雖然數量不多,卻是能耗和污物排放大戶。以印染企業為例,該區印染企業雖然僅剩19家,但其COD、氨氮排放量分別超過了全區總量的三分之一。為此,今年南湖區加大了對這些企業的整治力度:今年12月底前,將完成關停來料加工型印染企業,明年11月30日前關停淘汰印染生產線。
不少生態環保問題要徹底解決,就必須強化設施建設。今年,南湖區加快了2019年生態環保十大工程項目的建設,且一些項目還創新采用了EPC(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今年,南湖區將完成生活垃圾焚燒技改、飛灰填埋、農藥廢棄包裝物歸集中心、大橋工業園區臭氣廢氣整治等一批項目的建設。僅生活垃圾焚燒技改項目一項,總投資就超過了10億元,項目運行后,每天的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將提高到1900噸,還將進一步降低焚燒時對空氣的污染。
以污染防治攻堅戰、省環保督察等重點工作為抓手,今年初以來,南湖區通過開展綠盾行動、化工企業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截至5月底,該區共查處環境違法行為案件53起,處罰金額653.4萬元;移交公安立案偵查3起,刑事處罰10人;查封扣押15起,申請法院強制執行3起。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