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城乃至江浙滬的許多天文愛好者群和戶外驢友群都被一份《杭州市周邊觀星地大全2019版》震撼了。這個由杭州市天文學會推出、圖文并茂的文章,精選出了杭州周邊40多個交通便利、暗夜星空環境優秀、風景優美的觀星地。記者采訪了這份觀星地大全的總策劃和編撰者——杭州市天文學會理事、創始人之一陳捷和杭州市天文學會秘書長葉君。
追星狂人
踏遍青山人未老
“整理觀星地,這個想法萌發于2017年,當時我們學會為了舉辦觀星活動,經常去天荒坪等地。但遺憾的是,天荒坪的多樣化開發,尤其是夜晚路燈、滑雪場造雪燈光、農家樂燈光疏于管制,逐漸成為天文觀測的‘污染源’,最終資深愛好者們無奈地放棄了天荒坪。”陳捷說。
于是,在杭州市天文學會的組織下,浙江天文探路小分隊,一個沒有番號,沒有正式組織,僅憑滿腔熱情的群成立了。二十多位來自江浙滬的愛好者,開始自發探看浙江地區的觀星地。
探路牽頭人之一的“圓木”,是阿里巴巴天文派的創始人,也是杭州市天文學會的創始人之一。“圓木”將天文愛好作為“996”之余的休閑放松之舉,最早提出整理探路心得。“圓木”的清單里,赫然在列的是浙西北地區的數十個觀星地。2016-2017年,孜孜不倦地渴求驅使著他走遍了這些山山水水。
“刀鋒”是一位資深的天文目視愛好者,對于暗夜星空環境有執著般的追求。工科出身的他專門購買了美國制的專業暗夜星空測量儀器,每到一個環境優秀的地方,就掏出儀器進行定量觀測,然后寫進探路報告。
探路成員“諦聽”,號稱“龍王山山神”,將湖州安吉龍王山附近作為觀測地。龍王山由于是森林保護區,觀測點無法到頂峰,不到頂峰有一個路邊平臺可以觀測。2017年大雪,“諦聽”與老爸兩人一車上山觀測,路況結冰下不了山,硬是連鏟帶推,人力上演了一場“荒野求生”。
精挑細選
臨安牽牛崗成最佳觀星地
“2019年初,我們正式啟動觀星地匯總編纂,采用了自創標準+國際標準的雙重檢驗。自創標準考慮光污染等級、實地觀測條件、開闊程度、海拔、自然風光、交通便利、路程遠近等多重因素。國際標準則采用了著名的波特爾暗空分類法,輔助判定。經過幾個月時間的編纂、反復修改,有些不確定存疑的地點,我們還反復勘察。這次編纂,將2013年以來的多個觀星地全面梳理了一下。臺州、金華、衢州、紹興、麗水等地的愛好者們也貢獻了好的地點。”陳捷告訴記者。
“浙江各地山區廣布,均有不錯的觀星點。杭州周邊以西北、西、西南方向為佳,1小時交通圈覆蓋余杭、富陽、德清;2小時內可達安吉、臨安近郊、紹興;3小時左右可達臨安遠郊、金華、臺州;3+小時可達麗水、衢州、安徽境內。目前我們已經收錄了杭州附近41個地點,基本涵蓋了杭州附近可以通行社會車輛的最佳觀星地,范圍是東起寧波,西至杭徽邊界,北至湖州,南至麗水。最終我們計劃收錄80-100個左右觀星點。如果給這41個觀星點做綜合考評,夜空環境最佳前三位為:牽牛崗(路況加分)、太子尖(環境最佳但山頂不通車)、浙西天池(關燈狀態)。”陳捷直言,與傳統意義的景區星級不同,他們打星基本是對觀星標準而言的,很多著名景區不要不服氣,光污染太大,夜空就失去了色彩。
建觀星基地
讓暗夜保護理念深入人心
“我們不光探尋觀星地,還在積極建設觀星基地和國際暗夜公園。天文學會籌備初期,我們的愿景就是要建浙江省天文愛好者的觀星基地,當初的設想是東南西北建4處基地。然而,多年的尋找后具備建基地相應條件的只有兩處——開化縣長虹鄉高田坑村和麗水松陽縣安民鄉大毛峴背,同時我們還在建設中植入了暗夜保護這一國際理念。”葉君秘書長介紹。
“現在,我們天文愛好者人群越來越壯大,遠遠比組織機構發展快了許多。比如,長三角STAR PARTY 參與人數是飛躍式增長,前年才200、300人,去年增加到500人,今年預計突破1千人。我們組織的天文科普觀星活動,一推出就秒殺一空。人們對天文認知的需求也更加高漲,對我們科普工作者來說,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推出觀星點,建設觀星基地,就是希望能給他們更好的服務,也能喚醒暗夜星空保護意識,讓純凈的星空不再被人為的光害所污染。”葉君真誠希望,天文愛好者能夠貢獻新的、好的、合適的觀星地點和機位,一直把觀星點擴充下去,哪一天實現了中國版甚至全球版本,都是功德無量的事。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