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深圳構建四大體系推進試點建設

從制度、技術、市場、工程等方面入手,探索示范模式

發布時間:2019-05-29 16:47:06 來源:中國環境報   記者 劉晶 實習記者 李菁

  4月29日,深圳市從60個“無廢城市”候選城市中脫穎而出,成為“11+5”個城市和地區建設試點之一。近日,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啟動會也在深圳召開。深圳為何會成為試點之一?下一步,深圳將采取哪些行動?

  為什么選擇深圳做試點?

  在角逐激烈的首批“無廢城市”試點中,深圳位列其中。

  記者采訪得知,深圳入選試點,有幾大優勢。

  一是有積極參與的必要。深圳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超大城市,年GDP超過2.4萬億元,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每天產生固廢約2.9萬噸,環境約束十分突出。

  二是有參與的基礎。近年來,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固廢管理,將其作為生態文明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著力推動固廢減量化產生、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置,為“無廢城市”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礎。

  三是深圳的固體廢物處理設施建設起步早。1988年,深圳成立全國第一家工業危險廢物處理站,建成運營全國第一家生活垃圾焚燒廠。1997年,深圳在全國率先按照國際通用的衛生填埋技術建成下坪垃圾填埋場并投入運行。此外,深圳還是最早建成危險廢物聯單管理制度和信息化全過程管理系統的城市之一,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建筑廢棄物和餐廚垃圾資源化回收利用。

  四是設施建設高標準高質量。深圳引進了國際先進的工藝技術和運營模式,規劃新建、提標改造一批固廢處置設施。其中,正在建設的東部環保電廠等三大生活垃圾焚燒廠,煙氣排放標準嚴于歐盟標準,總處理能力超過1萬噸/日,今年建成后可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全量焚燒。

  五是市場化機制比較成熟。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政府、企業、研究機構融為一體,凝聚力量,固廢處理處置設施主要由企業投資建設和運營,政府服務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此外,深圳的科技創新成果廣泛應用。深圳每年發布全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公告,以網絡、微信、微博等平臺面向社會公開全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相關情況,社會參與廣泛深入。

  下一步準備怎么做?

  深圳在建設“無廢城市”方面的基礎有目共睹。“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咨詢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對此給予充分肯定。

  杜祥琬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深圳在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許多方面發揮了積極的引領作用。在“無廢城市”建設方面,也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市民參與熱情高,并且城市的對外開放度比較高。

  據了解,下一步,深圳市將構建四大體系深入推進“無廢城市”試點建設。在制度體系方面,加快構建嚴密完善的法規制度體系,出臺深圳《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條例》等地方性法規,重點強化行業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和法制保障;在技術體系方面,充分發揮創新資源聚集優勢,加快構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技術標準體系,打造高端科研平臺、技術轉移轉化平臺、智慧管控平臺;在市場體系方面,加快構建多主體參與、多要素聯動的市場體系,推動生產、流通、回收等環節的綠色化、循環化;在工程體系方面,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加快構建“產業復合、產城融合、功能集合”的基礎設施體系。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劉初漢表示,深圳將在“無廢城市”建設方面早布局、早謀劃,通過試點,統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固體廢物管理,大力推進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堅決遏制非法轉移傾倒,探索建立量化指標體系,系統總結試點經驗。

  杜祥琬也表示,希望深圳能召開國際性的“無廢城市”研討會,多方發力,在“無廢城市”建設上發揮引領作用,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模式。

  開篇的話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垃圾的處理。據統計,我國目前各類固體廢物累積堆存量約 600億~700 億噸,年產生量大約是100 億噸,且呈逐年增長態勢。在此背景下,去年12月,國辦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今年5月13日,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啟動會在深圳召開,標志著我國固體廢物管理和城市發展模式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本報從今日起開設“建設無廢城市  共享綠色未來”專欄,及時反映“無廢城市”建設在各方面的探索進展,推介具有借鑒價值的模式和工藝,展示試點成果,推動“無廢城市”和“無廢社會”早日實現。

標簽:無廢城市;深圳;城市;試點;深圳市責任編輯:錢華良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