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嘉興港區開展“五水共治”“碧水”行動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推進“污水零直排區”“美麗河湖”建設之年。堅持全域治水一盤棋,港區強化責任擔當,把治水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堅持標本兼治、常態監管,通過科學治水、生態治水,持續改善水環境。今年1至4月,全區17個監測斷面中,Ⅲ類、Ⅳ類水占比已達100%,河流交接斷面水質考核被評定為良好。綠水處處蕩清波,勾勒出全域秀美新畫卷。
持續實施“活水”促流工程
今年2月,在乍浦鎮建利村完成征遷的區塊上,一場特殊的“手術”緊鑼密鼓地實施,這場涉及區塊內屠家浜、方家浜、毛家浜三條河流的疏通工程進展迅速。很快屠家浜與方家浜之間被挖出一條三四米寬的小河,疏通了方家浜、毛家浜流經的乍王公路涵管,方家浜由此實現了與附近的乍浦塘、斜塘連通,讓原本“斷頭”的方家浜一下子“活”了過來。
開挖河流、修明渠、鋪暗管、建箱涵……今年,港區已實施完成了多個河道暢通工程項目。除了建利村拆遷區域屠家浜、方家浜、毛家浜開挖連通工程,還有東棧港連通工程項目、田洋里連通工程、亭子橋村的胡家門港填埋、開挖連通項目以及王店橋村土地整理區域姚家浜與三里橋港連接暢通工程項目都已順利完工。打通斷頭浜,活水汩汩來,多條河流實現了進出水系循環,水體生態系統自凈和修復功能得到進一步加強。
堅決打贏“碧水保衛戰”,滿足人民群眾對碧水藍天的向往。港區全力以赴踐行全域治水要求,抓住打通斷頭浜這條“活水”的牛鼻子,破解水域環境相對封閉、流動性差、自凈能力弱的瓶頸。經過“一河一策”診斷,今年港區五水辦已多次與港區規劃建設局、國土資源局、征遷事務所和相關村(社區)等單位進行會商,根據群眾支持、由易到難的原則擬定了斷頭浜連通工程計劃,其中第一批14條、第二批13條。
流動的河流才是健康的河流,要做好“活水”文章,不僅需要打通重點水系貫通河道,改善干流和支流的連通性,還需要有效增加河流水動力,促進河水良性循環。今年,港區將對市區河道實施常態化調水,加大換水頻次,防止河水發黑發臭。同時,做好換水泵站遠程智能化調控系統建設,科學分析引水量、引水頻次等對水質的影響,充分發揮“活水”工程實效。
持續抓好“污水零直排區”創建工作
晴天無排水,雨天無排污,“污水零直排區”創建是推進“五水共治”、改善全區水環境質量、建設“美麗港區”的重要抓手。2018年,港區先后出臺《嘉興港區住宅小區“污水零直排區”創建三年行動計劃》和《化工新材料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創建工作實施方案》,組織開展全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行動,計劃三年之內實現“污水零直排”。
今年,嘉興港區把“污水零直排”改造工程作為“五水共治”工作的重點,通過全面推進截污納管、農村(集鎮)生活污水入網改造或集中收集處理,健全完善長效運維機制,實現全區污水“應截盡截、應處盡處”,河道、河浜、池蕩小微水體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水生態環境進一步提升。
據悉,截至目前,港區23%的住宅小區已建成“污水零直排區”、化工園區實現100%“污水零直排區”。“目前,全區污水零直排小區開工建設21個,10個小區達到驗收條件,13個小區完成工程總量的70%以上。”港區“五水共治”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污水零直排區”創建為契機,港區將進一步根治住宅小區雨污管網運行存在的問題隱患,提高全域水質,實現宜居宜業美好家園的愿景。
除了加快推進各住宅小區“污水零直排區”創建,港區還嚴格督促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及六小行業污水規范入網,杜絕亂倒亂排。以常態化監管,引導企業糾正錯誤的發展觀和經營觀。同時,大力推進化工企業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進一步優化工藝、提高水平。經過努力,港區化工新材料園區已高分通過考核,成功創建“污水零直排區”。
岸上鳥飛,水下魚肥,悠悠碧水映藍天。立足全域治水,港區全面吹響水環境提升“沖鋒號”,努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美好目標。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