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弘揚大陳島墾荒精神 建設新時代美麗臺州

點綠成金 幸福三門

——“兩山”理念的三門實踐

發布時間:2019-05-27 09:22:02 來源:臺州日報 記者 李貝妮

  初夏,漫步蟹鄉三門,美麗鄉村的喜人畫卷映入眼簾:山間綠意盎然,溪水清澈見底,房前路寬景美,庭院花團錦簇,村民閑庭信步……

  近十多年來,三門縣忠實踐行“兩山”理念,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將“生態資本”切實轉化為“富民資本”,推動蟹鄉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45dd08ee-52d0-4529-a41c-620b184b2ccf.jpg

方家漁村。 本報通訊員邢守秒攝

  2017年,三門被列入省“兩山(二類)”建設財政專項激勵資金實施對象。全縣上下圍繞綠色發展抓改革,以3年3億元的省“兩山”財政專項資金為杠桿,撬動了總投資約45億元的12大類“兩山”項目建設,“兩山”理念的三門實踐方興未艾。

  真金白銀 守護生態

  三門縣“七山二水一分田”,天然的資源優勢賜予這塊土地豐厚的綠色財富。該如何護好綠水青山?三門給出的答案是:將綠色進行到底,打響生態環境保護戰。

  跑遍多地考察取經、反復斟酌修復方式、實施單位正式進場……去年10月,該縣啟動了總投資1.42億元的退役場地治理修復工程,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進行生態修復。上世紀90年代,醫化行業曾是該縣的支柱產業,給當地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2010年8月,三門縣委縣政府以壯士斷腕之心,對13家醫化企業進行整治。2017年,該縣又向橡膠產業“低散亂”開刀,累計拆除“低小散”企業216家,整治提升125家,關停搬離25家,淘汰提升1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125臺。

  鋪開“清水綠廊”工程、打響“五水共治”硬仗、深化“四邊三化”整治……近年來,該縣持續推進控違、治水、護林、凈氣、保土、降噪,開展“藍天、碧水、綠地、清潔、田園”等六美三門建設,綠水青山蓄積的“生態紅利”正不斷釋放:截至去年12月,該縣森林覆蓋率達到62.57%,空氣質量達到I、II級天數所占比例96.3%,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均在10%左右,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在100%。

  沿海平原擴排防潮項目、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農村生活垃圾“三化”處理工程……翻看三門縣三年“兩山(二類)”建設項目情況表,記者發現,在12類“兩山”項目中,生態環保類工程占據了三分之二。

  “今年,三門預計投入財政及社會資本近20億元,通過政府投資及PPP等模式,開展全面的生態環境治理工程。”三門縣財政局黨組成員、總會計師章日勝介紹,為加強項目管理,規范資金使用,該縣出臺了考核辦法,對全縣“兩山”項目開展績效考核,推進項目建設出成果,讓三門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地更凈。

  環境革命 刷新“顏值”

  如今,鄉村旅游正成為一種新時尚。然而,曾經鄉村內臟亂差的環境卻讓人敬而遠之。

  三門縣領導班子清楚地認識到,生態是三門的首選優勢,好環境更是實實在在的富民生產力。該縣以“改善農村環境,建設宜居鄉村”為核心,重點關注污水、垃圾、廁所、飲用水等民生工程,全面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

  走進沙柳街道曼岙村,仿佛置身一方世外桃源,多彩花卉沿路綻放,3D墻繪生動“跳躍”,美麗庭院別具一格,廉政文化墻與清新美景相得益彰。

  提起村子的變化,曼岙村村委會主任俞圣國頗為自豪。他告訴記者,近年來,該村緊抓“百村萬院”海上大花園建設機遇,打響環境革命,開啟村莊“美顏”功能。同時,將廉政文化融入美麗鄉村建設中,營造清廉鄉風,一躍成為“網紅”村。

  村民周連珠在村里經營一家小賣部,曼岙村一“火”,她的小賣部生意也是日益紅火,“村莊環境好,我們才能賺錢,以后生意肯定會更好。”

  曼岙村的美麗蝶變并非孤本。紅色亭旁、藍色健跳、橙色花橋、古色橫渡……行走三門灣畔,美麗鄉村星羅棋布,魅力城鎮絢爛多彩。

  截至目前,全縣8個鄉鎮(街道)全部完成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創建任務,并通過省考核驗收,其中蛇蟠鄉、亭旁鎮、橫渡鎮成為省級樣板鄉鎮,沙柳街道、健跳鎮、浦壩港鎮成為市級樣板鄉鎮,圓滿實現“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目標。

  美麗產業 釋放紅利

  鄉村之美不僅僅囿于山水美、生態美。在提升顏值的同時,三門內修氣質,發展全域旅游,推進一二三產融合,做大美麗產業。

  5月的潘家小鎮,山明水秀,游人如織。漫步水坊街,時尚酒吧、咖啡館、茶樓、傳統手工作坊等應有盡有。潘家小鎮原名巖下潘村,位于橫渡鎮,共70余戶,是個典型的小山村。隨著鄉村旅游的蓬勃興起,該村依托優質的自然條件和生態資源,整村搬遷,發展農家樂休閑游。

  很快,“潘家小鎮”成為三門的一張“金名片”和民宿經濟的典范。據統計,該村共有40戶經營農家樂,帶動就業600余人,每年每戶平均純收入15萬余元,其中“熱門店”可達30萬元左右,全村村民人均收入達4萬余元。

  無獨有偶。2017年,在花橋鎮的包裝支持下,方家漁村旅游品牌正式打響。如今在方家漁村,不僅有一飽眼福的山海風光,還有一飽口福的海鮮美味,更有別具一格的漁家風情民宿。“我家每年養殖收入大約20萬元,同時家中3間民宿還可以貼補家用。”村民方學云笑著說,像他家這樣的收入在方家漁村比比皆是。

  通過加快旅游業的發展激發綠水青山的生態紅利,是對“兩山”理念最直接、最生動的實踐。近年來,三門圍繞“讓每一寸土地都成為景觀”的理念,大力推進全域景區化建設,同步完善農村公路,路網結構基本完備,各地游客紛至沓來。

  2018年,全縣農家樂接待游客454.2萬人次,同比增長25%;直接營業收入36973.8萬元,同比增加25%。

標簽:漁村;美麗鄉村;綠水青山;三門縣;生態;村民;綠意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