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杭州5月2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施力維 通訊員 張偉星)5月21日,記者走近杭州市臨安區島石鎮的石門潭水庫,但見陽光下的水面波光粼粼,水質清澈喜人。誰曾想到,不久前這兒還經歷了一番波折。
“石門潭水庫藻類蔓延,水質出現下降。”日前,杭州市臨安區、安徽省績溪縣兩地環保部門負責人同時收到了水質預警信息。
一座水庫,牽動兩省人民的心。石門潭水庫地處浙皖交界,庫壩建在臨安區島石鎮境內,庫尾則隸屬于績溪縣荊州鄉。這個“大水缸”水質好不好,關乎附近7000余名村民的飲用水安全。
預警出現后,兩地立即啟動跨省環保聯動機制,在邊界地區開展聯合檢查,勸導村民降低農藥施用量、排查農村生活污水流向、清除沿岸生活垃圾……
短短3天時間,藻類生長基本得到控制。再次檢測水庫水質,各項指標已達到Ⅱ類水功能區標準限值。“以前兩地‘各掃門前雪’,水質出現問題,起碼半個月才能恢復。”島石鎮治水辦相關負責人說,實施跨省環保聯動機制后,治水效率大大提高。
臨安與績溪山水相鄰,有長三角生態屏障之稱。這里既是新安江重要源頭,也是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在地。隨著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推進,共同守護好這一生態屏障日益成為兩地共識。今年1月,績溪縣黨政代表團來到臨安,雙方對包括“環境共保”在內的區域合作進行了磋商。
目前,臨安與績溪已簽訂“邊界區域環境污染糾紛處置和應急聯動工作方案”。兩地打破行政區域分割,通過建立聯席會商制度,定期相互通報邊界區域環境情況,互相監督重點污染問題。
“按照約定,兩地交界線兩側各3公里區域作為交叉聯合執法區域,兩地環保部門都可以跨境執法。”臨安區環保局副局長練紅良說,通過交叉執法、線索共享,兩地環保部門緊密配合,破獲了多起跨境垃圾偷倒案件。
今年以來,績溪出境水質均保持在Ⅱ類以上,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6個環境問題完成整改并銷號。兩地空氣質量優良率上升,百姓環境滿意度顯著提升。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