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1日起,東海迎來長達4個半月的禁漁期,并且帶魚、鮐魚、銀鯧、梭子蟹、小黃魚、大黃魚、蝦蛄、龍頭魚8種海鮮禁止捕撈,禁漁期一個星期之后,這8類海洋捕撈的冰鮮或活體水產,將被禁止銷售。在禁漁效應下,寧海海鮮市場影響幾何?
海鮮品類減少價格上漲
記者走訪了躍龍農貿市場、下橋菜市場數家海鮮攤點,發現相比上月,海鮮品類明顯減少。梭子蟹基本上已經不見蹤影,只有一兩個攤位還有蝦蛄在出售,每斤60元左右。“也就是前幾天的存貨,這個賣完就沒有了,接下來蝦蛄是很難吃到的。”一攤點老板告訴記者。
在一些海鮮攤位上,還有黃魚、帶魚存放在冰塊里。但是,像這樣冰鮮海魚也不多見。在其他攤位上,更多的是從冷庫里拿出來的冰凍海魚。
“冰鮮最多只能保存幾天,冰凍就可以保存很久。最后幾箱冰鮮銀鯧魚和小黃魚,都是禁漁期前幾天捕撈的,不過很快也將賣完了。像帶魚都沒有了,不過現在河蝦、河鯽魚挺好的,可以嘗一嘗。”在下橋菜場的一家攤點,老板和顧客攀談著。他說,這段時間海鮮品種少了許多,攤位上售賣的海鮮也是以冰凍為主,小黃魚、鯧魚30-40元每斤,帶魚40-50元每斤。再過段時間這些魚也比較少見了。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禁漁期到來,野生海鮮禁止捕撈。養殖海鮮還未大量上市,目前市場主要依靠之前存量,供應量大幅度減少。
不僅品類減少,海鮮價格也是直線上漲。“對蝦50元/斤,青蟹80-100元/斤,比上月高出10-20元/斤,”經營10年的海鮮攤販林姐告訴記者,禁漁期開始之后,海鮮價格是一天一個價。“現在海鮮價格上漲是肯定的。海鮮供應量一少,價格立馬躥上去了。”林姐表示。
水產需求大總體銷量平穩
上午10點,在淮河路一家海鮮店內,市民鄭姐走到海鮮攤位,很快挑選了兩只青蟹,付了98元錢。“價格好像漲了點,但也無所謂。畢竟海鮮偶爾吃一次。”鄭姐告訴記者,自己海鮮吃的不多,這次主要是外甥來家里做客,買點螃蟹顯得客氣一點。
鄭姐想法代表著市場的反應。海鮮價格處于高位,銷量卻一直平穩。“銷量和上個月差不多,每天來買青蟹的人還是挺多的。”林姐告訴記者,現在大家生活水平好起來了,消費觀念變了。海鮮雖然價格走高,但是大部分人還是可以接受的。
就在采訪期間,林姐就接到一個訂貨電話,買了20斤青蟹,要求盡快送去。“每到周末或者節假日,不少飯店餐館都會提前訂貨,5月結婚喜宴比較多,對于海鮮需求量還是挺大的。”林姐告訴記者。
同樣的,在下橋做水產生意的小葉告訴記者,海鮮價格雖漲了不少,但是銷量倒和之前相當,魚類和青蟹一天能賣10-20斤,好的時候40-50斤。現在不少家庭里面孩子喜歡吃蝦、魚等鮮貨,不管漲價沒漲價,孩子要吃,家長還是樂意買的。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