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湖北宜昌長江三峽岸電運營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揭牌運營,為每年待閘停靠三峽壩區的各類船舶提供清潔岸電服務。這是長江流域,也是全國內河沿江首家專業化岸電運營服務公司。
三峽近壩水域是長江航運船舶過閘重要的集中停靠區和中轉站。據三峽通航管理局統計,三峽壩區核心區平均每天積壓待閘船舶580艘左右,平均待閘時間約54小時,船舶停靠期間使用柴油發電造成空氣、噪聲污染,對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構成威脅。船舶在停靠期間以陸地清潔岸電代替使用船上的柴油發電,是治理船舶停靠期間污染問題的一劑良藥。
宜昌長江三峽岸電運營服務有限公司投入運營是三峽壩區岸電實驗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6月份以來,為加快推進長江流域港口岸電建設應用,促進長江航運綠色發展,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按照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的要求,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湖北省政府、三峽集團等建立政企合力的協同工作機制,重點建設三峽壩區岸電實驗區,先行先試,總結經驗,為長江流域清潔岸電全覆蓋提供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樣本。
宜昌長江三峽岸電運營服務有限公司由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三峽電能(湖北)有限公司、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湖北有限公司合資組建,主要為三峽壩區港口碼頭船舶提供岸電設施聯網、便捷用電、智能運維、增值服務等業務,打造覆蓋三峽壩區所有岸電設施的一體化運營服務網絡。該公司的組建充分整合了電網、發電、港口和航運等岸電相關企業資源,以打造專業化運營服務團隊,建立高效率、高質量、規范化的客戶服務體系,有效解決長江三峽壩區岸電發展中遇到的運營難題,打通岸電運營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為長江流域岸電服務提供了典型示范。
目前,宜昌已完成三峽壩區秭歸旅游港、沙灣錨地、水上綜合服務區、仙人橋靠船墩等示范項目建設,創新推出靠岸固定式、靠岸浮動式、離岸固定式、離岸浮動式、船電寶、水上服務區綜合能源保障6種典型岸電系統,能滿足各種停泊方式下的船舶岸電需求。通過電纜智能收放系統、T形接口箱等核心設備,實現了電纜隨水位變化自動收放、跨船連接供電,突破了高落差、遠距離、并靠級聯等岸電接入難題。在國內首個水上岸電綜合服務區,配備光伏發電系統、低壓岸電設施、移動式“船電寶”和T形接口箱,為船舶提供綜合能源保障。依托統一的岸電云網平臺,通過移動APP為客戶提供岸電接入、費用結算、訂單查詢等“一站式”服務,打造廣泛接入、使用便捷、內容豐富的岸電服務生態圈。下一步,該公司服務范圍將逐步向長江湖北段延伸覆蓋。
為保障三峽壩區岸電建設順利推進和岸電公司運營服務,宜昌市同步出臺了船舶污染管控方案、長江宜昌段生態環境修復和三峽生態治理試驗總體方案等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并將岸電供應系統納入新建港口碼頭竣工驗收項目;加強船舶環境監管,將船舶使用岸電情況納入年檢項目,形成了“建、管、用”一盤棋岸電協同機制,為岸電推廣創造了有利環境。
據了解,長江宜昌段已有64個經營性碼頭具備岸電供電能力,下一步將加快12個錨地、45個公務碼頭岸電建設,預計今年底可實現岸電全覆蓋。屆時,岸電年用電量將達到2500萬千瓦時以上。每年可減少燃油消耗5000多噸,減少各類氣體排放物超過1.5萬噸,實現船舶停靠期間的零排放、零油耗、零噪聲,有效提高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帶動新舊動能轉換升級。同時,使用綠色岸電,也將使船舶用能成本下降三分之一,促進長江航運長效綠色發展。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