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1073家企業平均可持續發展指數剛及格

良好等級企業僅有117家,四成多企業不及格,不同行業表現差異較大

發布時間:2019-04-26 12:45:05 來源:中國環境報 記者 劉曉星

  《2018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日前在中國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舉辦的第十五屆可持續發展新趨勢報告會上正式發布。這份《報告》對1073家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性質的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水平方面進行了科學測算和驗證,定義為良好等級的企業僅有117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項目組組長王基銘用“企業可持續發展整體水平一般”對測算結果進行了高度概括。王基銘解釋道,從指標得分率看,在環境維度的表現處于合格的底端。

  四成多企業不及格

  平均得分為61.1分,企業在資源、環境、安全等方面仍有待加強

  “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項目從競爭力、環境、社會3個維度、8個方面、68個三級指標及191項基礎數據重新審視和評價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現狀。指標體系滿分為100分。1073家測算企業的得分分布為:75~100分的企業有117家(定義為“良好”等級),60~75分的企業有464家(定義為“合格”等級),得分在60分以下的企業有492家(定義為“需要改進”等級);測算企業平均得分為61.1分。

  據了解,無論是一級指標還是二級指標都能夠清晰地反映企業在資源、環境、安全等方面仍有待加強。比如,有些企業對污染物排放、碳排放的相關數據統計與披露不重視、不完整。隨著政府監管部門對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方面管理的加強,以及社會強大的輿論監督壓力的增強,企業會對資源環境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對數據的收集與主動披露有所改觀。

  仔細梳理樣本企業,記者發現有近1/5的企業是2018年中國企業500強。這些企業規模及品牌影響力較大,在企業社會責任、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

  《報告》顯示,參與測算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平均得分61.1分,央企平均得分71.5分。從3個一級指標分析,央企競爭力、環境、社會維度得分,分別高于平均水平19.4%、11.1%和18.7%。“這說明央企普遍重視可持續發展理念,積極轉向高質量發展,主動關注發展趨勢。”王基銘說。

  不同行業環境指標得分有差異

  汽車行業得分率最高為67.4% ,鋼鐵有色、建材、能源化工等企業屬于資源密集型產業,環境壓力大,其得分相對較低

  “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在環境維度指標設置上包含“環境”和“資源”兩個二級指標,20項三級指標;“環境”維度的二級指標“環境”得分率73.6%、“資源”得分率43.5%;從三級指標來看,“環境信息公開”、“環境友好型產品”、“循環利用、協同處理”、“終端回收體系”、“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得分率較低,分別為47.1%、32.5%、30.6%、12.6%、11.6%。

  記者梳理發現,在選取的企業中,行業特點及企業產品與技術等方面的差別,在可持續發展各領域的表現既有共性又有差異。

  《報告》顯示,汽車行業得分率最高為67.4%;能源化工業、建材行業、鋼鐵有色業表現較差,得分率分別為58.8%、59.0%、59.2%。信息技術、金融保險業、機械設備制造業、消費品工業等行業,雖然對環境的直接影響較小,但在資源、環境等方面數據公開不完整,信息透明度較低,對環境存在隱性影響。

  不同行業在“環境”維度的表現差異較大,反映出可持續發展的行業趨勢及不同行業急需注意的問題。正如王基銘所言,鋼鐵、有色、建材、能源化工等企業屬于資源密集型產業,環境壓力大,其得分相對較低;很多行業尚存在意識不強、信息公開機制不完善、數據不完善等問題,對生態環境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相關性的認識急需提高。

  企業披露關鍵信息明顯不足

  一些企業對環境信息實施選擇性披露,且不能保證披露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一致性

  記者了解到,環境信息公開和資源信息公開的指標得分率僅為47.1%和41.5%。這一數據說明企業環境、資源等信息披露明顯不足。對此,王基銘補充認為,一些企業對環境信息實施選擇性披露,且不能保證披露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一致性。

  在當前政策環境與市場環境嚴格約束及引導企業環境信息披露上,強制環境信息披露將是大勢所趨。

  只有要求越嚴格,才能披露越充分。記者分析數據發現,在參與指標評定的企業中,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內地企業的環境維度指標得分率高于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

  對此,記者了解到,主要原因是因為2017年聯交所《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中明確要求,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嚴格執行“不遵守就解釋”的規定,促使企業的ESG管理和信息披露有所強化。

  環境信息公開程度反映的是企業對于環境問題是“剛性重視,軟性忽視”的一個方面。在評分中,企業在終端回收、生物多樣性保護、循環利用、綠色消費等指標得分率僅分別為12.6%、11.6%、30.6%、16.5%。這一組數據反映了企業對政府無明確要求或僅有指導性的指標,重視程度不夠,企業主動作為的實踐成果堪憂。

  有參會代表說:“應該說,可持續發展文化是企業的軟實力,其動力來自于企業自身的文化和發展戰略,直接反映企業主觀能動性與真實能力。”

  “可持續發展能力是發達國家企業普遍關注的領域,需要引起我國企業的高度重視。”王基銘強調說。

標簽:可持續發展;中國企業;測算;能源化工;趨勢報告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