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排查期間,試點工作組每日晚上8點召開工作例會,參與一線排查的同志及時交流體會、總結經驗、改進工作,逐步完善工作程序規范和組織機制。
“入河排污口看著很小,但實際上關聯的東西非常多。順流而下進長江,溯源而上治河港,精準解析治岸上,打通了長江與沿河水系、陸上排污的連接點,意義太大了,能參加這次排查非常興奮。”多年治河的華南所專家談了自己的認識。
“以前環境執法人員往往都是從陸地管企業,很少從水的角度往上看。這次機構改革對生態環境執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嘗試從水的角度加強管理,‘站在水里看岸上’還是有很大的不同,這次排查是一個很好的探索。”來自基層生態環境局的副局長龔賢軍表示。
“現在我們執法系統也開始使用一些新的裝備和手段來提高我們的能力,這次使用的無人機、無人船、紅外、聲吶和執法APP等技術手段,極大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新的技術來了,首先是我們一線骨干要能夠對新技術有一些初步的認識,或者能夠操作,這樣以后才可能全面鋪開。”
在地形復雜的重慶山區,來自四川阿壩州的執法人員看到山溝里有一處排污口,他們繞行山路耗時兩個多小時才走到近處拍了照片、作了登記。試點工作組同伴為他們“點贊”說:“我們這次排查,就是要下苦功夫,一個口一個口地核實,一步一步地丈量,只要是往長江里排污的‘口子’就應查清楚、數明白。”
高低起伏的地形,藏于深林中的山谷,還有數不清的臺階,排查工作組除了充分感受到重慶人積極配合排查的熱情,還有極具山城特色的現場體驗。“通過實地排查,既核清了長江入河排污口實際分布情況,又熟悉了無人機、無人船和排查APP等技術手段的運用,進一步鍛煉了隊伍、積累了經驗,達到了熟悉排查流程、掌握APP和快速檢測、培訓骨干的目的。”重慶試點排查H32組組長宋鷺說道,“無論新老組員都有收獲。”
在崎嶇的山路排查時,來自環境規劃院的葉維麗意外摔了一跤,她趕緊爬起來,拍拍身上的泥土,毫不在意繼續干活。回到賓館的葉維麗寫下一曲詞,記錄排查場景。
定 風 波·探 源
細聽山澗潺潺聲,且尋排口且徐行。塔尺泥鞋輕勝馬,何在?半身風塵覓污源。
料峭江風催人冷,前進。隱蔽排口終相逢。回首向來雞鳴處,面源。也有村民也有田。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