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4月24日訊(浙江在線見習記者 沈聽雨 記者 陳寧 通訊員 嚴敏 )從事控煙工作以來,杭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丁華發現一個現象:
控煙,已越來越成為一種社會共識,但部分吸煙者和不吸煙者態度仍呈現兩極分化。有的吸煙者認為抽煙是自己的嗜好,別人無權干涉;而不吸煙的人則認為抽煙不好,應該禁止。
如何看待這種現象?丁華認為,我們要理性對待這一問題,首先應明確一點——吸煙人的行為不能影響他人的健康,這也是杭州在公共場所實行控煙立法的初衷之一。
控煙雖小,事關民生。2019年1月1日,新版《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被稱為“史上最嚴控煙令”。《條例》落地實施至今,執行效果如何?近日,記者進行了明察暗訪。
控煙效果 喜憂參半
走進杭州市兒童醫院,“禁止吸煙”的標志遍布門診大廳、樓道口。記者發現,部分標志還明確注明了“違者個人罰款50-200元,場所未履行職責,罰款2000-20000元。”同時,每層樓的院區保安都佩戴了“控煙監督員”的臂章。“現在醫院內已經沒人吸煙了,但有些人不知道醫院室外也不能抽煙的規定,每天還是會碰到3個至5個在室外抽煙的人。”保安田師傅告訴記者,碰上這種情況,他們會上前進行告誡勸導,一般人都會馬上把煙頭滅掉。
“目前醫院劃分了控煙包干區并設立控煙監督員,其中,科主任、護士長為控煙監督區域責任人,院區保安、保潔員等則作為控煙巡視員,負責及時勸誡。”杭州市兒童醫院預防保健科科長陳靜說,全體員工都有勸阻違規吸煙者的責任和義務,而從每個月控煙執行情況的記錄來看,在“沒有屋頂的地方”抽煙的人正越來越少。
同樣,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主要出入口,都懸掛著醒目的標語——“我院是無煙醫院,院內嚴禁吸煙”。原來的室外吸煙區也已被拆除并擺上了綠植。來醫院產檢的王女士還告訴記者:“醫院預約短信上增加了一條勸導‘只有發動每一個個體的力量,才能將控煙進行到底’。”
此次《條例》規定,幼兒園、中小學校、婦幼保健院等主要為婦女、兒童提供服務的公共場所室內外都劃入禁煙區。記者走訪發現,在這些公共場所,“控煙令”都能被較好執行。不過,在人流量密集的公共場所,控煙效果卻并不如意。
杭州火車東站的東廣場上,記者一圈走下來,發現仍有不少人在“吞云吐霧”。每個巡邏保安都佩戴著“控煙文明勸導志愿服務”的臂章,保安宋師傅說:“東站廣場等室外等待區放置了煙灰樁和垃圾桶,供吸煙者在這些固定的地方抽煙。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在范圍外的公共場合抽煙,我們看見了也只能上前勸導,讓他們去指定地點抽,不要影響到其他人。”
在蕭山機場,航站樓所有室內吸煙室關閉后,不少旅客只能在室外過個煙癮。航站樓出入口室外走道的垃圾箱上,留有10多個煙頭。蕭山機場每日客流量龐大,控煙問題成為現階段的一個難點。丁華告訴記者,機場如何建設露天吸煙區、建在什么位置,必須以不影響周圍人群健康為前提,從實際情況考慮。
據悉,今年1月至2月,杭州市共監督檢查了20551處場所,其中室內公共場所6925處,室內工作場所2516處,公共交通工具388處,餐廳酒店及娛樂場所5938處,警告、責令整改6696家,共依法查處違反條例的單位13家和個人12人,罰款金額中,場所單位28800元,個人600元。
擴大了控煙范圍、增加了處罰力度、實行多部門執法……杭州控煙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不過,丁華表示:“控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杭州建設無煙城市的任務仍任重道遠。”
控煙之路 爭議相隨
早在1995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就發布了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暫行規定。不過,直到2010年3月1日,舊版《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實施,杭州市控煙工作才真正實現“有法可依”。此次頒布的新《條例》比2010年版更加細化、嚴格,也更具體、明確。可對于控煙工作的爭議卻一直存在。
首先要討論的便是控煙后切斷了煙草帶來的可觀經濟效益該如何彌補。“2009年杭州市開始醞釀控煙立法時,這個問題就是討論的爭議點。”浙江大學醫學院兒童醫院特聘教授、醫學院控煙研究中心主任楊廷忠說,他曾在會議上算過一筆更長遠的“賬”:杭州作為一座旅游城市,控煙帶來的旅游收益遠超過煙草本身的經濟效益。這一觀點,得到在場多位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和專家的支持,也成為杭州市初期開啟控煙立法時“站得住腳”的依據。
2018年,新版《條例》修改草案發布,因為刪除室內場所全面禁煙規定,又被指責“開倒車”。在新版《條例》中,仍規定娛樂、經營性住宿和餐飲等室內公共場所在一定期限內可按照要求劃定吸煙區。
“室內吸煙區的建設標準十分嚴格,需具備獨立并通向戶外的機械通風設施,與非吸煙區(室)有效隔離, 吸煙區要遠離人群密集區域和行人必經的主要通道, 設置明顯的標識,并按照要求設置統一的控制吸煙宣傳標識。”丁華說,對于部分營業場所而言,設置室內吸煙室的成本甚至高于全面禁煙。
杭州市疾控中心健教所副主任醫師俞鋒表示:“此前杭州市曾策劃過控煙相關項目,為室內全面禁煙進行鋪墊。”2001年至2013年,杭州市疾控中心啟動了“無煙賓館飯店行動”,獲得了大批餐飲、住宿行業經營者的支持。設置無煙客房、預定禁煙告知、設立“一二三四五控煙管理制度”等,賓館飯店各出奇招,效果良好。而“政府主導、行業為主、部門聯動、社會參與”這一杭州經驗也被推向全國,在許多城市的立法過程中起到積極作用。在此基礎上,杭州市疾控中心又相繼開展了無煙企業創建、無煙醫療衛生機構創建等,推進無煙工作場所建設。
“控煙條例修訂不能閉門造車,要從實際出發,關鍵是看最后能否真正落地執行。”杭州市衛健委政策法規處李軍說,為確保《條例》能更好地被執行,2018年,杭州市政府曾組織干部赴深圳、上海、北京等地進行調研,觀察當地控煙場所的范圍設定及執法等情況,對于執法較難的場所,是否都實行“一刀切”?此次新版《條例》設立過渡期,也是基于部分行業實際情況和杭州的經濟發展水平,考慮到政策的可操作性,從中取得社會最大公約數。
同樣基于前期在各地的考察調研,《條例》規定今后教育、文化、旅游、體育、交通運輸、公安機關等多部門在各自行業或者領域內實施控制吸煙工作的監督管理工作,改變了原來衛生行政部門一家負責控煙監管的模式,進一步加強了禁煙執法力度。
多部門可以在各自行業或領域內,對個人在禁止吸煙場所吸煙的行為處以罰款。對拒不改正的,最高可處200元罰款。市民也可撥打市長公開電話“12345”投訴舉報。丁華告訴記者:“《條例》出臺以后,各區縣(市)政府部門就積極行動起來,全面部署,針對執法重點、控煙區域設置、禁煙標識等內容,組織對新增執法部門開展了培訓。”
健康宣教 亟待加強
“吸煙有害健康”,這句口號已耳熟能詳,但吸煙是一種長期養成的行為習慣,它的改變需要時間和外力的推動。
吸煙會對健康造成什么影響?楊廷忠告訴記者:“眾多科學研究表明,吸煙可引起包括心血管病、癌癥、慢性呼吸道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全球每年有3.6億人死于這些病,占所有死亡人數的63%。此外,吸煙對各種心理行為也會構成危害,如睡眠剝奪、兒童發育不良和智力低下等,進而嚴重影響吸煙者的家庭生活和工作。”
醫學研究表明,吸煙者在吸煙過程中吐出的煙霧中含有數千種有害物質, 其中近百種為致癌物,不但危害吸煙者本身的健康,對他人也會產生危害。而長期被動吸煙者所遭受的身體危害比主動吸煙者自身損害更為嚴重。
“被動吸煙波及的人群范圍廣,老人、兒童和孕婦抵抗力差,受到的危害最大。”楊廷忠說,點燃一支卷煙使室內可吸入的污染顆粒物大量彌漫,其程度比最嚴重的霧霾天污染要嚴重好多倍,而且空氣中持續時間長, 要經過好幾個小時才能基本消散。卷煙煙霧滲透性極強,它無孔不入,會滲透在衣服、家具中并逐漸釋放,形成三手煙,對健康構成持續傷害。
隨著杭州市控煙人員及專家們多方面的宣傳教育,如今越來越多人認識到吸煙的危害,可戒煙卻并不容易。
陳旭(化名)今年49歲,已經有25年煙齡。期間,他戒煙、復吸、又戒煙、再復吸,至今也沒有戒煙成功。“第一次戒煙,是因為醫院體檢時查出了肺部結節。”他說,戒煙的滋味并不好受,不抽煙的時候總覺得胸悶,全身提不起勁,整天無精打采。沒到半年,陳旭就復吸了。
此后,他又反復戒煙兩次,還曾嘗試用電子煙戒煙,不過很快就發現并不可行。此次杭州控煙《條例》將有害電子煙氣霧也納入控煙范圍,讓陳旭對電子煙有了更加明晰的認識。他說:“原來以為電子煙不產生煙霧會比傳統香煙更好,現在才知道某些品牌電子煙產品會加入添加劑或溶解劑,其實對身體損傷更大。”
“戒煙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單靠意志戒煙,即‘干戒’;另一種是輔以藥物和心理治療。半數以上的吸煙者會選擇‘干戒’,但是成功率很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兼戒煙門診負責人馬輝說,目前,戒煙門診主要通過戒煙藥和心理輔導幫助吸煙者戒煙。
身體上戒斷綜合征可以克服,但心理上戒斷卻并不容易。馬輝表示:“吸煙其實是尼古丁成癮,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疾病分類中有明確的煙草依賴定義。戒煙藥可以刺激腦內釋放多巴胺,緩解戒煙后的吸煙渴求和戒斷癥狀,同時減少吸煙產生的快感,使吸煙欲望明顯下降。不過,仍有許多前來看診的吸煙者會由于壓力大等原因復吸。戒煙門診可以幫助吸煙者科學戒煙,但戒煙卻不能只依賴門診。”
培養控煙意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丁華表示:“相比于龐大的吸煙人群,控煙監管部門的力量畢竟有限。除了執法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進行健康教育,提高人們對于煙草危害的認知水平,強化場所、單位和個人自覺守法的責任意識和行為,才能從根本上推進《條例》落到實處。”
下一步,杭州市有關部門會加強宣傳動員,加大控煙打擊力度,鼓勵引導并限制場所提前結束室內吸煙區運營。
鏈接
杭州控煙歷程
2010年3月1日 《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正式施行。
2011年1月11日 杭州等10個城市正式啟動“無煙城市項目”。
2012年3月1日 由杭州市衛生、教育、共青團等主辦的“控煙進高校”活動啟動。
2012年11月29日 杭州成功入選“無煙立法促進和執法能力建設項目”,通過控煙法制建設,防止二手煙草煙霧對公眾的危害。
2013年3月1日 由杭州市健康辦、文明辦、市級機關創建文明機關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市衛生局、市教育局等啟動百家無煙單位創建活動。
2013年10月2日 大學生志愿者在白堤和孤山路用撿來的煙頭拼出“無煙西湖、文明出行”字樣。這一“同樣的時間、地點,同樣的撿煙頭”活動每年堅持至今。
2014年5月30日 由杭州市衛計委、杭州市安監局、杭州市總工會聯合啟動共創無煙企業項目。
2016年5月31日 杭州市疾控中心向全市征集了千幅笑臉,拼成無煙圖形,在杭州火車東站、多個綜合體、百家社區等巨幅LED屏同時綻放。
2019年1月1日 新版《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正式施行。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