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畝蕩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去年首次實現全年水質達標率100%,今年1至3月水質達標率依然是100%,可以說水質已趨于穩定。今年我們將進一步重點控制季節性藻類暴發問題,保護好飲用水源地水質。”海鹽縣“五水共治”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朱海洪近日告訴記者。
千畝蕩是海鹽縣唯一在用的飲用水源地,區域面積4.8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02平方公里。千畝蕩水質的好轉不是一蹴而就的,從2015年9月首次實現功能區全指標達標,成為嘉興首個不依賴外界優質水源補給而水質達標的在用水源,到2016年水質達標率穩定在75%以上,再到2017年的81.9%、2018年的100%,這其中離不開許多扎實的治水舉措。
近年來,海鹽通過實施農房搬遷、水產養殖搬遷、圍庫截污、污染治理、生態修復等一系列水質提升工程,水質呈現逐年向好趨勢,目前完成一期、二期工程,涉及清淤65萬方、建設生態堤岸5公里和2個水質自動監測站、種植800畝生態防護林、安裝20臺套水生態修復設備等,已累計投資超過2.6億元。
不僅如此,海鹽還積極打好“生態+擴容”組合拳,一方面通過放養鰱魚、青魚約1000公斤魚種,形成生物鏈,減少藻類滋生,并建設約1050平方米的“生態濾墻”,有效控制了外源污染物的入侵和擴散,并對水體當中的氮、磷等有機物起到了凈化作用;另一方面大力推進庫區島嶼開挖、新建截污水閘等工程,新增水域面積9.4萬平方米,增加庫容量85萬立方米,提高水質凈化功能。
在日常管理方面,縣水改辦(水務集團)聘請專業的保安人員對千畝蕩飲用水源地一二級保護區開展24小時巡檢觀察,水務集團三地公司巡檢員每日通過監控系統和現場監督,做好千畝蕩水源地的監管工作,同時聘請保潔員對保護區開展巡檢、打撈,及時對漂浮物進行清除,確保水面清潔,無任何漂浮物。為了進一步提升千畝蕩水源地管理水平,海鹽還建立了由公安、環保、水利、漁政等專業管理部門組成的專業人防力量和“天眼”監控系統的技防力量,有效遏制垂釣、捕撈、游泳等非法行為,營造起全民愛護飲用水源地的良好氛圍。
咬定青山不放松,守護好五十萬海鹽人的“大水缸”責任重大。“接下來,我們將繼續貫徹落實‘河長制’,繼續做好千畝蕩飲用水源地日常巡檢、治理工作,不斷完善生態防護基礎建設,并常態化跟進千畝蕩水質監測工作,結合過去經驗,提前做好各類預警措施,全力以赴鞏固好水源地水質。”縣水改辦(水務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