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隱身于市民生活中的蘆葦像復活的記憶,近段時間成為熱議的話題。對太湖旅游度假區收割和補種蘆葦的舉措,市民們紛紛點贊,為此記者專門采訪了度假區管委會主任徐建兵,“一根蘆葦所承載的不僅是市民的鄉愁,更是與山水林田湖草一起勾勒了一幅‘兩山’理念誕生地的生態畫卷”。“度假區黃金湖岸線綿延16.5公里,傍水而居的度假區人對太湖里叢生的蘆葦別有情懷,水中的這片詩意其實是生態與美學的立體呈現。 ”徐建兵說,“維護好岸線的蘆葦,其自凈功能吸收水中的富營養物質,再通過人工收割與補種逐漸改善太湖的水環境。”當然,改善太湖的生態環境是立體與循序漸進的過程,這些年,度假區把山水林田湖草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傾力治水拆違、復墾植綠,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綠水青山,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把生態環境的治理好就是要還一泓清澈的湖水于民。因湖而興,因水而富,是度假區百姓能普遍感受到的。這些年,為了治好太湖水,度假區累計投入超58億元,實施了五大生態治理工程,讓太湖的水更清、岸更美。
為加快修復太湖自我凈化能力,除了維護好岸線的蘆葦,度假區大范圍實施了生態修復工程。通過推進南太湖水源地保護和治理工程、清水入湖工程、原生態動植物復原工程和藍藻應急處置工程等項目,太湖水質得以明顯改善,南太湖入湖口水質常年保持Ⅲ類水標準。這些年,度假區湖岸線全線改造完成,建成市民休閑廣場、環太湖濱湖大道、太湖陽臺等“公共共享空間”。配備了專業敬業的打撈保潔隊伍,形成了常態化保潔機制。“10多年間,度假區因生態治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綠映繁華、蒹葭蒼蒼中闊步邁向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度假勝地;一個水與岸、業與城、古與今交相輝映的南太湖‘外灘’即將呈現在世人面前。”徐建兵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