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的水質狀況如何?歷史上紹興的重大水利工程有哪些……在越城區府山街道西小路社區的活動中心內,你點點鼠標,翻看3D書頁,就能了解很多關于節水護水的信息。為迎接第27屆“世界水日”、第32屆”中國水周“的到來,越城區水利局舉行首個“越城區節水宣傳教育基地”授牌儀式,為全區創建省級節水型社會提供了一個宣教平臺。
越城區社教辦與水務產業的志愿者正在興文橋小學給民工子弟上節水宣傳課。記者 何雯 攝
紹興是一座“漂在水上的千年古城”,水是古城的命脈所在。在8.3平方公里的古城內,內河縱橫交錯,全長12公里的環城河環繞,古城內河共有17條河道,其中16條明河、1條暗河,總長度19.55千米,河水最后匯集到迎恩門后流出古城。越城區打造首位度城市,在守護這份水鄉榮光的同時,更有著節水護水的歷史使命。
把治水作為節水護水的一種實際行動,去年,越城區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標準推進“五水共治”,高水平落實“河湖長制”,進一步夯實“美麗越城”和“東方水城”的建設基礎,治水的滿意度、獲得感和參與度不斷提升。數據顯示,去年,越城區創建節水型企業13家、節水型單位11家,節水型居民小區覆蓋率25.5%。
西小路“節水宣傳教育基地”是越城區正在引導創建的其中一個節水宣傳載體?!肮澦麄鹘逃氐某闪ⅲ瑸槭忻裉峁┝艘粋€生動直觀的宣傳教育場所,也為營造全區節水良好氛圍開辟了新陣地?!痹匠菂^水利局相關人員介紹。
記者了解到,為了鼓勵引導更多居民參與愛水護水行動,近年來西小河社區積極推進愛水護水激勵機制,給沿河居民發放積分綠色賬戶,宣傳“勸導可積分、無不文明行為可積分、兌換可獲益”理念,將“全民參與”的理念融合到河道管理中。全長838米的西小河共有65個河埠頭,沿河居民也曾存在沿河洗滌、拋垃圾、灑廢水等習慣,但自社區推行“河長制”長效管理機制以來,56名社區居民組成的護河志愿隊每天保駕護航,河道環境大大改善。
“現在我們推行生態治水,真正做到了河水清澈見底,水質已達Ⅲ類標準。”社區主任諸妙茵說,隨著節水宣傳教育基地的落成,他們還將進一步加大節水護水的宣傳力度。目前,社區正計劃安裝護河宣傳智能顯示屏。以后,運用電子信息技術保護水資源、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形式將更加多樣生動。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