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陜西省延安市迅速部署各項工作,以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全力打好“碧水、藍天、青山、凈土”四場保衛戰。
近日,記者從延安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上了解到,根據當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關鍵,延安市將做到在環境管理上從條塊管理向系統監管的轉變,在環境執法上從區域執法向聯動執法的轉變,在水環境治理上實現從剛性治標向系統治本的轉變,在大氣環境治理上實現從看優良天數向看具體指標的轉變,在青山保護上實現從抓區域治理向抓源頭管控的轉變,在土壤治理上實現從點源治理到全面治理的轉變這“六個轉變”。
同時,積極完善生態環保督察巡查、生態環境綜合執法、目標責任考核、排污許可管理、環境和監測信息公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生態環境保護補償、生態環境保護獎補等“八項制度”;集中開展水、大氣、油氣開發、固體廢物、建設項目管理、生態及農村面源污染等“六個專項執法行動”,聚焦“碧水、藍天、青山、凈土”四大保衛戰和中央、陜西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等開展“五個專項督察”。
為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延安市生態環境部門將繼續打好“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組合拳。嚴格落實相關部門和縣區政府的行業監管和屬地管理責任,加大燃煤鍋爐拆改和清潔化改造力度,堅決落實建筑工地“六個100%”管理,全力推進老舊機動車淘汰,持續推進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依法依規對“散亂污”工業企業進行綜合整治,加強餐飲油煙監管,對全市易產生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的行業開展督查檢查。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延安市生態環境部門將持續開展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專項整治,扎實推進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強化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運行監管,督促加快縣級污水處理廠擴容改造、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和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深入實施入河排污口整治,建立入河排污口問題清單,徹底封堵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入河直排口,確保水質不達標河段入河排污口徹底得到整治。
此外,延安市將開展自然保護區專項監督檢查,嚴肅查處破壞自然保護區的違法違規行為;加快推進礦山生態修復、推動水土保持及水生態修復,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機制;推進工業固體廢物綜合整治、污染地塊治理修復、普及土壤環境保護知識,增強公眾對土壤污染防治的知曉率,切實打好“青山”和“凈土”保衛戰。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