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海鹽農商銀行積極踐行“兩山理論”,以綠色發展作為重要戰略部署,用好綠色金融杠桿,撬動地方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助推“三優海鹽”建設。
【亮數據】
綠色產品創新“遍地開花”
產品就是說服力。這幾年,海鹽農商銀行堅持綠色發展為導向,大力開展綠色金融產品研發,先后推出光伏“潔能貸”、排污權抵押貸款等產品,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助推企業轉型升級。
截至上月末,海鹽農商銀行已累計發放“潔能貸”1533筆,金額12875萬元,為3家綠色企業發放貸款4923萬元,其中2家貸款用途為可再生能源及清潔能源項目,1戶企業貸款用途為綠色農業開發項目,為當地環保產業發展構建起一條金融輸血通道。
【講故事】
危難關頭一筆“救命款”
盤活了整家公司
太陽能是清潔、安全和可靠的能源,太陽能的開發利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作為能源革命的主要內容,光伏產業也成為國際上繼IT、微電子產業之后又一爆炸式發展的行業。2008年,還沒大學畢業的許浩就看到了這一朝陽產業,便正式注冊成立了嘉興奧力弗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當年9月就投產運營。
可令許浩沒想到的是,投產不久后就遇到金融危機,光伏產業也因為宏觀政策的影響受到巨大沖擊。第一單就摔了個“大跟頭”,許浩記得很清楚:“第一個集裝箱產品,成本300萬元,只賣了105萬元。”
撐到2012年,奧力弗最大的客戶海寧一家光電企業轟然倒塌,欠了奧力弗2000萬元的貨款,公司一下子面臨嚴重危機,活下去都成了問題。
就在危難關頭,與奧力弗有著密切聯系的海鹽農商銀行通元支行,不但沒有抽貸,還對其進行了200萬元的信用貸款授信。許浩深有感觸:“正是這200萬元讓我們公司資金得以周轉,那時我們不斷想辦法,盡快賣掉抵過來的產品,發放工資,留住員工,繼續生產,讓公司運營一點點好轉起來,現在想來,這筆貸款真是‘救命款’啊!”
熬過嚴冬,便迎來了春天。2014年,公司投資2000萬元更新設備,使得生產線實現全自動化。2015年末,海鹽農商銀行推出的“潔能貸”產品,即由海鹽農商銀行與專業從事光伏發電項目開發、設計、安裝和維護的企業合作,并簽訂合作協議,由海鹽農商銀行發放的光伏發電項目按揭貸款。“這個產品幫助我們企業拓展銷售市場,延長了產業鏈,當時全縣三分之一的農戶安裝家庭屋頂光伏,都由我們企業來負責安裝。”許浩說。
2017年,該公司擴大生產規模,在通元工業園區興建廠房,面積達30畝,今年1月新廠房已基本建造完畢,價值1300萬元的新生產線正在新廠房內進行調試,預計下個月可投產運營。
近年來,海鹽農商銀行還積極探索綠色信貸評價體系,引導各支行落實差別化綠色信貸政策,提供針對新建企業和現有企業的綠色信貸評價參考指標,引導資金流向節約資源技術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實現環保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在海鹽縣“四無企業”整治工作推進中,海鹽農商銀行為入園企業提供技術升級、環保升級的信貸資金支持,幫助“低小散”企業走向“高精尖”,用“金融活水”澆灌“畝均”更高、排放更少、實力更強的優質企業。
【曬觀點】
綠色金融點亮綠色經濟
如果說金融是經濟的血液,那么,綠色金融就是踐行綠色發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黨的十九大報告把“發展綠色金融”作為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
海鹽農商銀行將繼續以機制切入,讓綠色理念深入人心,適當提高“綠色金融”在利率定價機制中的權重,引導資金流向節約資源技術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實現環保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讓綠色發展在海鹽落地生根。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