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的安全、衛生事關公眾健康。但是,目前我國飲用水在一定程度上還面臨著“三重污染”,即水源地水質污染、現行常規水處理工藝造成的消毒副產物污染和管網輸送污染。加緊探索推進直飲水系統建設成為社會聚焦的重點。本屆政協會議上,農工黨中央建議加快建立直飲水系統。
農工黨中央共提出5點建議。一是建設直飲水試點城市,形成示范帶動效應。總結包頭、深圳、上海等城市經驗,分期分批開展試點工作,在城市新區和新樓盤通過同程式全閉路循環管網建設管道直飲水工程,在居住相對分散的地區和具備條件的老舊小區采用自助水屋、現制現售水進行供水。
“同時,優先在幼兒園和校園、公園、廣場、大型交通樞紐等公共場所加快直飲水設施的推廣應用。鼓勵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及水源條件好的地區(如海南)在其城鎮率先開展,建成與其現代化水平相匹配的供水基礎設施。”相關提案負責人說。
二是分類施策,提升直飲水供水水源的水質。在原水水質條件差、處理難度大、工業用水多、經濟實力有限的城市,借鑒包頭經驗,一條管線可以沿用已建自來水管網供應日常生活自來水,另一條管線以水質良好的深層地下水為主要水源來提供直飲水。在原水水質好、工業用水少、經濟實力強的城市,從水源取水、水廠制水、市政輸配水、二次供水等關鍵環節全面提升供水水質。
三是完善有關標準體系,加強技術研發工作。修訂涵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并上升為國家標準。加強直飲水健康效應的基礎研究以及制水技術研發。制定管道直飲水制水工藝及生產過程標準規范,進一步降低建設和生產成本,減少資源浪費。
四是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調動民營企業積極性。建立費用分擔與利潤分配機制,積極引導直飲水市場健康發展。除管道直飲水外,鼓勵多種形式的飲水方式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市場的良性競爭。鼓勵民營企業參與直飲水工程建設,給予政策性補貼,在稅收、用地等方面給予優惠,減免行政性收費。合理制定直飲水價格,促使“直飲水惠民工程”可持續發展。
五是加快完善監管機制,形成有效監管合力。從水源、凈水處理、輸送、安裝、運行管理等環節入手,統籌整合相關部門管理職能,完善直飲水監督管理機制,提高管道直飲水企業的準入門檻,從技術水平、管理水平、資金實力等方面進行嚴格管理。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