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光好,植樹添綠正當時。近日,市民吳女士致電黨報熱線詢問:“今年有哪些地方可供市民植樹或者養護綠地?”記者就此采訪了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深入推進全民義務植樹,今年市綠化辦推出32處義務植樹盡責場所,邀請市民一起來種樹護綠。
本次活動根據盡責地點的實際情況,共分3種形式,分別是認種認養、綠化造林和撫育管理。其中吳興區6處,德清縣3處,長興縣3處,安吉縣20處。從即日起至3月15日,有興趣的市民可以關注公眾號“湖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3月6日的推送信息,上面有具體地址、所需勞動工具、捐資標準和相應聯系人電話。
記者注意到,這32處義務植樹盡責場所,多數是邀請市民以捐資代勞形式在指定地點認種認養。比如,吳興高新區許溇村枇杷公園、八里店鎮羅溇港、道場鄉道場浜村路旁、妙西鎮原鄉小鎮景區等距離市區較近的幾處,均提倡以捐資代勞的形式在指定地點認養或撫育林木,涉及枇杷樹、紅梅、海棠等。安吉縣公布的盡責場所,提倡以捐資代勞的形式在指定地點種植紅楓、水杉、桂花、廣玉蘭、紫薇等。提倡造林綠化形式的場所有德清縣阜溪街道郭肇村車口、舞陽街道塔山村河圖礦、下渚湖街道塘涇村陸家墩,以及長興縣和平鎮吳村村、和平鎮灘龍橋村等幾處,涉及的樹種有銀杏、無患子,以及茶園生態修復套種紫薇、銀杏、櫸木等苗木。
為何認種認養形式成為今年義務植樹的主要形式?市綠化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近些年來,市民參與綠化植樹的熱情日趨高漲,而相對有限的植樹地點已不能完全滿足市民參與綠化行動的需求。但實際上,除了身體力行參加義務植樹外,還有其他的義務植樹盡責方式。目前,撫育管護、自然保護、認種認養、設施修建四類以管護為主的勞動已納入盡責形式,目的是倡導公民積極參與林木撫育管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古樹名木保護、森林設施修建等活動,實現造管并重、多方保護的目標。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