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前面幾位代表關于垃圾分類的話題,全國人大代表、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生態環境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劉銳也打開了話匣,“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各種垃圾混在一起是廢物,分類做好了就變成資源。”長期從事環境科學研究的劉銳,自然有了更多感悟。
劉銳說,在源頭上,要注重綠色設計,從產品設計階段就要考慮產品將來廢棄后對環境的影響,盡量資源節約,避免過度包裝,也盡量減少使用生態影響大難處理的材料;在末端,要做好精細化的分類與資源回收再利用,“生產者在開發產品的時候就要考慮到廢棄與回收問題。”
她舉了個例子,在日本,飲料消費量很大,“老百姓會很自覺地把喝完的牛奶盒用水沖凈晾干,放到超市門口指定地點。有時,作為鼓勵,20個牛奶盒兌換到一卷手紙。”這就體現了生產者對產品從生產到廢棄都負責的綠色理念。
此外,劉銳提到,我國的垃圾分類試點雖然有了很大的進展,但是還存在“先分后混”的情況,使老百姓分類的積極性一定程度受挫。所以呼吁完善垃圾中轉、收集、處理處置等后續配套措施。”不過,劉銳強調,老百姓還是要有信心,我們先通過垃圾分類把全民的習慣培養起來,以點帶面,將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