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是清潔能源的最終利用形式,也是效率最高的利用方式”,全國政協委員、華能集團董事長舒印彪表示,能源轉型變革的根本任務是構建清潔、低碳的新型能源體系。所以,“再電氣化”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長期擔任國家電網、華能等央企負責人的舒印彪,在對能源轉型變革深入思考、豐富實踐的基礎上,率先提出了“再電氣化”概念,并越來越得到業界共鳴。本次兩會,他提交了《下大氣力推動能源轉型變革中的“再電氣化”》提案。
舒印彪指出,“再電氣化”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的重要體現。據預測,到2050年,電力在全球終端能源中的比例將從現在的20%提高到45%;我國最終能源使用總量中的電力份額將從目前的21%增長到47%。“再電氣化”從消費環節看,主要體現為電能對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從生產環節看,主要體現為清潔高效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
他同時強調,“再電氣化”當前仍面臨三大難題。一是“劣幣驅逐良幣”,即中小燃煤鍋爐、窯爐和散煤單純在經濟性上和電能相比具有較強競爭力,但這種“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來的價格優勢”,制約了電能消費替代。二是優質整裝新能源資源“碎片化”開發嚴重。規模化開發是降低新能源成本、實現平價上網的重要途徑;但目前,很多優質新能源資源的開發被人為“割裂”,規模效應得不到充分發揮,也造成不少重復建設。三是外送“通道”建設滯后。我國西部北部風電、太陽能資源潛力分別是東部的5倍和9倍,西部地區可開發水能資源約占全國的近3/4;2018年,全國棄風電量277億度、棄光電量55億度、棄水電量691億度,也主要集中在西部北部。亟須建設更多特高壓外送線路,從根本上解決棄風棄光棄水問題。
為此,提案建議:加大對“再電氣化”的宣傳和引導力度,全面定量評估“再電氣化”對推動能源轉型,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重要作用,出臺對“再電氣化”更多的支持政策。通過環境政策等約束中小燃煤鍋爐、窯爐和散煤的使用,采取多種措施鼓勵居民等終端用戶以電代煤;充分發揮高效煤電機組作用,將更多的煤轉化成電。加強國家層面統一規劃,堅持優質整裝新能源基地化、規模化發展,推動大型陸上風電、海上風電等資源連片開發,降低新能源的投資建設運維成本。加快“西電東送”外送工程建設,同時國家層面要督促市場消納地堅持無歧視性原則和節能環保調度,確保清潔能源同網同價。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