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的蒼山洱海是眾多文藝青年心中的“詩意棲居地”,正因為如此,洱海邊建起了大量客棧民宿。但是,火爆的旅游業也讓洱海的環境不堪重負,湖水甚至“亮起紅燈”。2017年,大理開始對洱海的生態環境進行整治修復,如今,洱海邊1800多家客棧和民宿已經被拆除,房地產項目也大量停工。對洱海環境進行大規模的整治,可謂大理的“壯士斷腕”之舉。面對脆弱的自然生態,只有采取果斷措施,才是對未來負責。
洱海是云南的第二大淡水湖,是大理的主要飲用水源地。洱海邊的蒼山擁有極為豐富的植物種類。早在2014年,蒼山洱海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地質公園。然而,圍湖密集興建的客棧民宿,帶來了大量污染物,再加上當地的農業和養殖業排放,洱海的水質持續告急,2017年還爆發了藍藻。如果任由這種現狀發展下去,蒼山洱海的風花雪月將會變成“一潭死水”。
將近兩年過去了,洱海邊大批客棧民宿被拆除。這一鐵腕治污的舉措讓旅游業經營者感到了陣痛。不過,自然環境的承載力是有限的,爆發式增長的游客,固然促進了旅游經濟的發展,但是也帶來了快速增加的污染排放。之前多次出現的藍藻,就是洱海發出的警告。如果對此視而不見,或許能滿足部分人的“文藝情懷”,但會留下一個被污染侵蝕的洱海。要是真到了那一天,蒼山洱海還有什么詩意可言?如果洱海成了“死?!?,包括旅游業者在內,當地居民面臨的不僅是經濟損失,更有可能是生存危機。長痛不如短痛,只有當機立斷,才能遏制洱海環境日漸變糟的趨勢,才能留住長遠的綠水青山。
事實上,大理對洱海環境的整治,并不僅僅是拆除客棧民宿,還關停了洱海流域內的采石、采砂等非煤礦山,對洱海周邊的植被進行恢復。這一切也都是在償還曾經無序開發的欠賬。在文藝情懷與生態保護之間,每一個去過洱海、向往洱海的人,都應該不假思索地做出正確選擇。保護好蒼山洱海這一片青山綠水,才會有真正的“詩和遠方”。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