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綿的陰雨終于迎來晴天。上個周末秀洲區王江涇鎮圃舍·漪蓮田園民宿的五間房早就被預訂一空。“好天氣遇上節假日,基本都是滿房的狀態,價格也有一定的上浮。”民宿負責人說,這幢伴水而建的兩層農房自改建成精品民宿后,因與3A級景區蓮泗蕩隔路相望,備受游客的青睞。與此同時,王江涇鎮香水蓮花種植前的準備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因市場前景看好,今年規模將擴大到5萬株左右。
秀洲區地勢低平,河道縱橫密布,京杭大運河貫穿全境,共有濕地面積9萬余畝,占區域總面積的11.1%。利用當地資源稟賦,秀洲積極發展濕地經濟,大力挖掘產業特色、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走出一條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之路,尤其是去年省政府正式批復同意設立嘉興運河文化省級旅游度假區后,其建設得到加速推進。
記者了解到,依靠良好的農業基礎和濕地資源,秀洲立足做大做優現代生態農業,積極引導農戶種植水生蔬菜和水產養殖,推廣“跑道魚”技術及“藕+魚”“菱+魚”等生態種養模式,推動濕地經濟全面發展。目前,秀洲北部濕地區域已累計開展魚塘生態化改造4萬余畝,年種植水生作物4.8萬畝,其中種養結合面積1.6萬畝。
如何提高土地的畝產效益是近年來秀洲一直在探尋的道路。從2016年開始,秀洲區嘗試稻鱉共生新模式。“甲魚吃稻田的蟲子長大,肉質鮮美,價格是普通甲魚的一倍多。”新塍鎮秀新生態農場主凌建新流轉300多畝土地,嘗試稻鱉共生,一年下來效益可觀,一畝田的毛收入達3萬多元。如今,在凌建新的帶動下,周邊10余戶農戶戶均年增收近30萬元。
2018年年底,王江涇試點香水蓮花進大棚,延長花期,提高經濟效益。香水蓮花不僅“顏值”出眾,而且極富營養價值。兩年前,王江涇香水蓮生態基地引進這個新品種,目前已種植150多畝,一年可以采摘600萬至700萬朵,香水蓮花可觀賞,也可做成蓮花茶、精油和純露,平均每畝產值5萬元。如今,越來越多的秀洲人吃上了“濕地飯”。
濕地經濟帶來了真金白銀,也成秀洲北部的一道美麗風景線。今年年初,“世界濕地日”暨浙江嘉興運河灣國家濕地公園創建正式啟動,“一園、一區”加上得天獨厚的江南濕地生態條件,秀洲區“濕地+旅游”發展贏來了新契機。依托底蘊深厚的文化資源,秀洲區依托濕地資源“借水生財”的磁場效應正不斷增強,濕地風景成了金招牌,藍城集團、鄉伴民宿等一批水鄉生態旅游項目紛至沓來。
“金”從水中來,濕地的經濟價值正逐漸顯現,做好生態修復保護亦顯得格外重要。近年來,秀洲區持續推進濕地保護修復,早在2015年就編制了《嘉興市秀洲區濕地保護規劃》,科學分析濕地現狀,將90.45%的濕地面積納入保護紅線范圍,從湖蕩清淤、多樣種植到跨省交界水域聯防聯治,并全力創建嘉興運河灣國家濕地公園。如今,北部生態濕地正逐漸成為秀洲一張新名片。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