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開始連續兩年,慈溪森林公安執法人員共破獲非法狩獵案件40多起,刑事立案50余人,有效打擊了非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
現如今,杭州灣附近幾十公里長的海岸線,已經見不到張網捕鳥的違法行為,濕地里的鳥類也日漸增多,東方白鸛、丹頂鶴、小天鵝等珍貴鳥類時有發現,附近成為了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不僅如此,隨著陸地生態環境的改善,也有過不少“美麗的誤會”。
“因為現在慈溪的綠化情況得到了改善,原本在野外生活的動物常進入人類居住的區域,會誤以為自己還是身處野外,所以近年來才會常出現市民發現野生動物的情況。”慈溪森林公安民警孫洪立說。
市民的保護意識增強 給小動物們找到“新家”
前兩天,孫洪立再次驅車從慈溪來到寧波雅戈爾動物園,這樣的經歷每個月都至少會有一次。
這次來的目的是因為有市民在慈溪上林湖邊發現了一只腹部受傷的娃娃魚,而這也是慈溪市野外第一次發現有娃娃魚的生存記錄。
原來,18日傍晚,慈溪市民方大伯一家在上林湖邊的溪間小道上踏青,偶然發現了一只腹部皮膚破損的大鯢(俗稱:娃娃魚),它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兩棲動物,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兩棲野生動物。隨后在慈溪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長施建慶的幫助下,方大伯連夜把娃娃魚送到了慈溪市森林公安局。
接警后,孫洪立仔細查看了受傷的娃娃魚,并對腹部破損流血的地方進行了簡單的處理。為了讓娃娃魚能接受進一步的治療,第二天一大早孫警官就將它送到寧波野生動物救助中心,這也是他十年森林公安工作中第201次的救援。
每一次救助背后都有感人故事
隨著救助工作的增多,孫洪立也總結了不少經驗,有的動物是來“串門”的,有的只是“路過”,還有的可能就是因為受傷了。
“動物被人發現,可能有一定程度受傷了,所以,我們都會安排觀察和救助,檢疫期一個月左右,然后救助中心安排野外放生,不再適合野外生存的,也會安排好后續的工作。”孫警官介紹說。
慈溪市森林公安多年來救助了不少由于外傷而需要救助的野生動物,包括獼猴、白狐、鱷魚等國家級珍貴動物。寧波市野生動物救助中心這次也給他們送來一封感謝信。
去年,慈溪還專門成立了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一年時間志愿者就達到了134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聚在一起只因為單純喜歡小動物。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