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了2018年度“浙江省節水型居民小區”稱號的名單,蕭山區有36個小區上榜,在數量和質量上均位列杭州市第一。
改造后每戶家庭用水量下降50%
浙江省節水型居民小區創建要求可以說很嚴苛: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100%,居民生活用水戶表率達到100%,居民用水器具漏水率≤2%,人均月用水量≤4.8立方米等。要達到這個目標可不容易,硬件改造是第一關。
在北干一苑小區、廣德小區等老舊小區創建時,區節水辦在社區未使用節水器具的家庭中,安裝最新的節水器具,包括快開式陶瓷閥芯密封水龍頭和抽水馬桶可調節排水閥或內芯,使家家戶戶都用上了節水器具。此外,區節水辦向老舊小區引入雨水回收利用、滴灌噴淋等用水設施,降低自來水的使用量。
“改造后,每戶家庭用水量可下降50%左右,從人均每月5.3噸下降至2.9噸,按3口之家計算,每年可減少生活污水排放近90噸。”區節水辦負責人說,改造后社區居民生活用水戶表率、節水器具普及率等實現100%,達到了節水型居民小區的標準。
今年再創省節水型居民小區8個
記者從區節水辦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區累計有48個小區成功創建省節水型居民小區,涉及3.6萬戶家庭,覆蓋率占建成區總戶數的15%以上,達到了國家節水型城市的評定標準。
“2019年,我區計劃再創建8個省節水型居民小區,全力打造省級節水型小區示范點,推廣節水器具,落實節水舉措,提升居民節約用水理念,為節水型城市的創建工作打好基礎。”區節水辦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區節水型居民小區創建已由中心城區向周邊鎮街延伸,接下來,區節水辦將通過社區聯動、器具改造、搭臺宣傳平臺等途徑,不斷增強居民水資源節約與保護意識,倡導科學用水、合理用水、節約用水,確保節水工作見成效。
加快節水型器具的推廣,繼續免費為居民家庭提供節水型器具,包括快開式陶瓷閥芯密封水龍頭、可調節排水閥或內芯等。今年,將主要面向北干街道、城廂街道、新塘街道等完成舊住宅區改造的小區,計劃再為居民免費改造500套節水器具。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