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高品位建設打造全域美麗

發布時間:2019-01-23 09:12:25 來源:安吉新聞 記者 丁峰 江匯 見習記者 李子靜

滸溪風光

零碳生活

濕地公園

森林人家

  十年美麗鄉村建設,安吉已成全國標桿。站在美麗鄉村建設第二個十年的起點,安吉人又開始了新的思考:新時代,安吉如何繼續勇立潮頭?

  全域美麗是安吉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色調,綠色發展是安吉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昨天,政府工作報告從加速綠色增長,堅持“三美”共建等方面,再次提及全域美麗的部署要求。兩會期間,圍繞我縣如何結合實際發揮優勢,高品位建設打造全域美麗,與會人員們紛紛展開討論。

  深化治理 擦亮環境面貌

  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全國首個氣候生態縣、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成功再奪大禹鼎,完成農田環境提升600畝,新增珍貴彩色森林4.3萬畝……2018年環境治理的成果,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顯得格外惹眼……

  環境治理沒有終點。政協委員、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總工程師胡可易表示,綠色是安吉的底色,近年來我縣大力實施綠化造林項目,結合美麗鄉村、五水共治、四邊三化、森林撫育、平原綠化等建設,已完成造林更新2348畝、平原綠化4543畝、森林撫育2.75萬畝,提前超額完成茶園生態修復1.356萬畝。2019年,將繼續新增建設珍貴彩色森林2萬畝,建設“一村萬樹”示范村20個,在全縣范圍內尤其是申嘉湖高速、杭長高速、商合杭高鐵等主要道路沿線開展茶園生態修復。

  “環境治理是全域美麗的根本,但重在長效管理和保護。”人大列席人員、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楊忠義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化環境治理,對廣大農村來說,不僅要治理,更要著重于長效管理,讓良好的生態環境長久保持下去。2019年,農業農村局將以創建省級農業綠色發展先行縣為抓手,健全農業投入品減量機制,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新型肥料和水肥一體化技術,深化農田面源污染和規模化養殖污染治理,健全農業污染防治長效機制。

  作為農村飲用水工作的具體負責人,政協委員、縣水利局農飲辦主任章紅對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加快城鄉一體化管網供水全覆蓋”非常認同,自2003年我縣開展十萬農民飲用水工程以來,我縣各行政村基本實現了全覆蓋,集中供水率達到90%以上,供水安全得到保障。“供水全覆蓋,開展節水型社會創建,也是深化環境治理的一個方面。”章紅說,2019年將繼續實施農飲水安全提升項目3個,新增受益人口1.34萬。

  環境治理需要入細入微。鄣吳鎮景塢村2017年成功創建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為休閑旅游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人大代表、景塢村黨總支書記徐建國說,當前全村面貌煥然一新,但細節管理上還存在不足,接下來將按照上級要求以及自身發展的需要,動員全村上下找不足、補短板,將環境治理延伸到村域的各個角落。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完善違章建筑智能化防控體系讓我們村在防違控違上有了更扎實的抓手,工業固廢處置中心建設為村域發展清理出空間。”人大代表、碧門村黨支部書記李亞財說,碧門依托村里的竹木產業發展電商卓有成效,2018年通過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也讓村域環境得到徹底改善,違法建筑智能化防控體系通過航空圖像拍攝,讓違建無所遁形,固廢處置中心建設也讓農村固體廢棄物有了去處,為村域環境治理提供了保障。

  “三美”建設 共繪全域美麗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美麗縣城、美麗鄉鎮、美麗鄉村“三美”共建。橫向覆蓋全縣各鄉鎮(街道)。打造美麗鎮村的內容還涉及美麗鄉村建設、鄉風文明、社區治理等方面。

  全域美麗,美在面上。2018年以來,縣城區域交通、綠地建設等擦亮了美麗縣城。2019年,我縣將啟動新一輪縣域總體規劃編制,滾動推進專項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等,為美麗縣城建設指明方向。

  縣政協委員、發改局黨委委員于淑芳說,2017年我縣制定了建設最美縣域激勵政策,而美麗縣域建設指南、美麗鄉鎮建設規范標準還有待出臺;全省提出“四大建設”,其中我縣正在積極爭創首批全省大花園典型,“三美”建設正是大花園的重要載體。

  上墅鄉把目光放寬到整個長三角,提出建設長三角大花園核心區的目標,率先吹響美麗鄉鎮打造大花園的號角。在全域美麗的推進上,上墅鄉“三村聯創”“四村共建”齊頭并進。

  “要深化‘三村聯創’‘四村共建’,實現整鄉經營。”縣政協委員、上墅鄉黨委書記劉斌說,上墅明確了空間全境規劃、資源全盤統籌、環境全域提升的方針,將“四村共建”環道建設列入了工作計劃。上墅鄉提出,強化劉家塘小集鎮的園區服務功能、強化羅村小集鎮的交通服務功能、強化上墅小集鎮的便民服務功能,各有重點,卻互為補充。“從規劃到各項具體行動,都一盤棋考慮,確保上墅成為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首個全覆蓋鄉鎮。”

  美麗鄉鎮(街道)在全域美麗中起著“紐帶”作用。政協委員任強軍表示,通過10年美麗鄉村建設,各個行政村基本實現了美麗,但在村與村之間還存在著空白區域,美麗鄉鎮(街道)建設就填補了這一空白。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9年要“創建美麗特色鄉鎮7個,打造美麗樣板鄉鎮5個”,這同時也在客觀上促進鄉鎮(街道)參與支持全域美麗建設。

  任強軍對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創建省級鄉村振興精品村3個,新增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15個”的目標十分贊同。“產業依然是鄉村振興的短板。”任強軍說,新增15個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創建,也要求將鄉村經營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而創建省級鄉村振興精品村,則是針對鄉村振興的五個要求全面提升,這對其他鄉村的產業經營具有示范帶動作用。

  全域美麗,靚在點上。走在荊灣村西苕溪的長堤上,村民們都在感嘆荊灣村的變化。2018年,荊灣村將文化禮堂周邊閑置區塊建成22間民宿,目前正在等待掛牌。“預計投入使用后,每年可以給村集體增加50萬元收入。”人大代表、梅溪鎮荊灣村黨委書記張利民介紹說,村里還成立了夢里水鄉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和荊溪灣物業有限公司,進一步深化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在打造美麗鎮村的同時帶動經濟發展,是荊灣一直追求的目標。”

  綠色增長 提升開發效益

  何為綠色增長?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集聚更多要素資源,提升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這句話揭示出綠色增長的實質,就是利用最少的資源(土地、能耗、指標),產生最大的效益。

  去年,國家安吉竹產業示范園區落戶孝豐,為孝豐綠色增長注入新的動能。“在我們看來,這不僅是孝豐綠色增長的主抓手,更是全縣竹產業園區改造提升的新引擎。”人大代表、孝豐鎮鎮長潘明亮說。如何打造好這一園區,孝豐鎮已明確思路,整合資源要素,土地利用規劃調整與生態功能區調整同步實施;加快一縱一橫道路建設,建強經濟動脈;啟動小微企業園建設。

  孝豐鎮對竹產業示范園區的計劃,體現出激勵與約束兩種思路。整合更多資源,通過政策激勵引導,一收一放,把“好鋼用在刀刃上”。這一思路,也給新老園區互動帶來可能。“按照畝均改革的要求,畝均稅收3萬元以下的企業出清61家。”潘明亮說,騰出來的空間給更優質的企業;而面臨整改的企業,也能通過技改、創新等,提高自身競爭力,達到進入小微企業園的標準,即可進行再次孵化、加速。據悉,小微園還將實現集中供熱、供電等,有利于節約企業成本。由此,整個新老園區都迎來了更高質量的發展。

  綠色增長要用好激勵與約束。政府工作報告中說,要“加快要素集聚”,包括做大做強金融產業,為實體經濟注入更多源頭活水,積極探索區域用能權交易等,引導更多資源向綠色增長的領域傾斜。

  對這一點,縣政協委員、縣農商行董事長馬蓮貴深以為然。馬蓮貴說,地方金融要扛起責任擔當,在助推地方經濟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等方面發揮更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前不久,縣農商行設立1億元鄉村振興專項資金,為全縣金融企業做了良好表率。馬蓮貴說,農商行作為地方金融的排頭兵和支農支小的主力軍,將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也希望更多金融企業參與到這些工作中來。

  安吉是中國竹鄉,萬頃竹海是綠色增長的天然寶藏。近年來,我縣積極發展林下種養殖為主的林下經濟,目前已形成了以林下發展林藥、林筍、林酒、林禽等林下經濟模式,為林農持續增收開辟了新路徑。但在政協委員、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林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潘春霞看來,我縣林下經濟的發展還較為初級,存在著市場化程度低、組織化程度低、產業融合與品牌影響力弱等短板。

  “綠色增長,要倡導資源向綠色發展集聚。”她說,可以建立收購和回收的訂單林業模式,以龍頭企業為主,合作社為輔,帶動全縣林農共同經營。

  全域美麗,不僅要美,更需做到經濟強、百姓富,鄉村振興是將全域美麗轉化為全域發展的一大引擎。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入開展促進農民增收三年行動”,這對鶴鹿溪村來說,已經是水到渠成的行動。

  如今的鶴鹿溪村,20公里左右的“一環一橫一縱”交通環線全部打通,串聯起黃浦江源第一漂、興國寺、最美田野、最美村莊、古村落等景觀,村里有著“最美田野”的千畝農田,夏綠秋黃。“接下來就準備通過農旅融合,進一步提升開發效益。”人大代表、遞鋪街道鶴鹿溪村黨總支書記李升陽說,通過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將零散的旅游業態整合起來,讓鶴鹿溪成為一個旅游集聚地,接下來還會繼續招商引資,整合現有資源,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實現村強民富。

標簽:鄉村;政府工作報告;建設;環境治理;示范村責任編輯:陳秋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