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窯鎮
連具塘集鎮
崇賢街道
五常街道
黃湖鎮
亭趾集鎮
博陸集鎮
百丈鎮
高橋集鎮
靜謐美好的清晨,推開窗去,只見道路干凈整潔,車輛停放有序,景觀小品韻味十足……這樣的愜意棲居,是余杭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帶來的切身感受。
“以前我家門口這條路坑坑洼洼的,女兒女婿回來都要用手電筒照著,現在好了,路修平了,還裝上了路燈,毛漂亮嘞。女兒女婿每周都要回來過周末。”這是老百姓對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最美贊許。
風云激蕩,新時期氣勢磅礴;心潮澎湃,新城鎮氣象萬千。
回顧余杭這一路走來的小城鎮整治之路,全區2018年15個小城鎮已全部通過省級考核驗收。其中,五常街道、中泰街道、瓶窯鎮、徑山鎮、黃湖鎮、運河街道五杭集鎮、崇賢街道沾橋集鎮、倉前街道連具塘集鎮獲評“2018年度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省級樣板”,加上2017年通過省級考核驗收的7個小城鎮,全區累計22個小城鎮“破繭成蝶”,嶄新亮相。余杭區同時獲“2018年度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優秀縣(市、區)”。一場演繹城鎮變遷之美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為余杭這片古老的土地換上了精致亮眼的新裝。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我市提升城市國際化、實現城市功能提升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工作,也是余杭區實現“全域美麗”的歷史機遇。
新的一年,爭創全省標桿的余杭區,緊緊圍繞“三個全域”建設,敢于擔當有所作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向著小城鎮整治“一年出成效、兩年大變樣、三年換新顏”目標破繭蝶變,盡展芳華。
一鎮一亮點 2018小城鎮整治完美收官
隨著1月5日余杭區黃湖鎮小城鎮整治完成省級考核驗收,余杭區2018年15個小城鎮綜合環境整治工作均通過了省級考核,2018余杭小城鎮整治完美收官。
這一年里,涉及考核的崇賢街道、中泰街道、五常街道、瓶窯鎮、徑山鎮、黃湖鎮、百丈鎮、五杭集鎮、亭趾集鎮、博陸集鎮、沾橋集鎮、吳山集鎮、連具塘集鎮、高橋集鎮、長樂集鎮堅持高起點規劃,因地勢布局,重文脈延續,精細化管控,小城鎮整治呈現出了百花齊放、各有特色的局面,美麗小城鎮風貌在余杭大地盡情延展。
黃湖鎮小城鎮整治按照“一期打基礎,二期提顏值”思路,圍繞“老街、兩岸、主干”進行組團式布局,精心打造迂前南路歷史風情商業街、黃湖大溪兩岸以及背街小巷環境美化等亮點工程,不斷挖掘老集鎮“里子”,提升老集鎮“顏值”。
瓶窯鎮在小城鎮整治中注重保留恢復原有城鎮肌理,圍繞“一帶、兩路、三區、四節點”的總體空間架構,致力于打造一個融合地方特色、彰顯文化內涵的風情集鎮。如今,走進瓶窯里窯老集鎮,濃濃的復古風情撲面而來。一棟棟修葺一新的房屋搭配深灰色的“水刷石”墻面,黃棕色的窗框配上方形玻璃,一下帶你“穿越”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繁盛的“里窯老街”。就連被蓋板覆蓋了30余年的十里渠也完成了疏浚工程,重見光明。
百丈鎮小城鎮整治圍繞建設“三生”融合的美麗集鎮為目標,平衡協調生態保護、旅游開發的關系,以打造百丈集鎮商業老街特色設計為引領,沿街立面整治一新,新建小鎮客廳公園、停車場、高標準城市公廁等,并通過景觀小品、墻繪、弄堂文化展示等形式,展現了百丈鎮老底子的商業風情風貌。
崇賢街道小城鎮整治與崇賢新城核心區域有機銜接,通過有序改造舊城區,集中布局房地產、商業綜合體、教育、醫療、文化等配套設施,提升建設以人居為主的城市綜合片區,打造一方安居樂業之地。
五常街道小城鎮整治注重挖掘生態環境、歷史人文、特色產業等獨特要素,在五常主要道路口引入文化景觀,全面展示五常的濕地人文底蘊;在后山路工業街區,深度打造以“工業、工匠”為主題的立面彩繪,成為了攝影愛好者的“網紅打卡地”。
從“商貿水鄉”到“工業集鎮”再到“智造半島”的高橋集鎮,在此次小城鎮整治中圍繞“過去、現在、未來”三大記憶點,整治規劃充分提取杭派民居和田園村落元素對建筑進行改造,將現代與傳統、城市與鄉村緊密關聯,促成了商業、創業、祖業的有機傳承與更新。
而連具塘集鎮則秉承“小而美、美而精”理念,通過立面整治、線亂拉整治、道亂占整治等措施,打造集鎮外在美。并挖掘特色中醫文化和退伍軍人文化,營造景觀文化亮點,做足城鎮內在美文章。
運河街道的亭趾集鎮則主動承接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園區輻射,在小城鎮整治中凸顯商貿特色,強化產業升級和文化植入,重現商業街區繁榮盛景。
區別于亭趾集鎮的商業氣息,博陸集鎮以歷史留存的“博陸十景”為主題,建設“運河文化陽臺”,并以高家弄為主要復原區塊,重現博陸老街風貌,打造具有人文氣息的水鄉田園生活街區,再現當年古樸的水鄉記憶。
想,都是問題;干,才有答案。余杭人以“鐵肩擔道義”“敢為天下先”的責任擔當,毅然決然,在全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點亮”了獨特韻味的余杭城鎮之美。
擘畫新藍圖 美麗小城鎮點燃發展引擎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不僅僅是一場環境革命,更重要的是,小城鎮,她承載著推進經濟發展、城鄉統籌、社會進步的重任,也為鎮域經濟結構和城市面貌帶來深刻改變。
2016年12月,余杭區積極響應杭州市“全力打贏城中村改造、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號召,吹響了整治“號角”,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全面展開。
根據《余杭區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安排,余杭區倒排時間,掛圖作戰,合力攻堅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各項任務。在工作中,余杭始終堅持小城鎮規劃與整治“兩手抓”,集鎮秩序管理和工程項目建設“兩手抓”,落實規劃設計、工程招投標、項目建設“一條龍”,統籌推進“拆、整、建、管”等各項工作。在“六亂”專項整治之外,全區完成口袋公園建設28個,新建停車場90個,新增停車位6586個,新建、改建公廁80個,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
“環境整治不是最終目的,城鎮興起才是發展根本。”余杭區小城鎮辦副主任何建剛表示。
“在不久的將來,一個充滿風情的苕溪小鎮將出現,該項目總建筑約46000平方米,它將成為一個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獨具特色的旅游休閑小鎮。”余杭苕溪建造有限公司董事長章國華說。
借由城市“二次更新”契機,瓶窯鎮對城鎮產業進行了“再布局”,建成后的苕溪小鎮將包括文旅老街商業街、非遺博物館、窯山公園及瓶窯旅游服務中心四大板塊。目前,苕溪小鎮的招商及業態引入工作已正式啟動,更多產業新動能正在迅速集聚。
“近者悅、遠者來”,小城鎮整治彰顯出了新魅力,也吸引了眾多有識之士爭相“棲枝”“落巢”。
五常街道作為城西科創大走廊的重要端口,借助杭州未來科技城和西溪濕地兩大平臺輻射效應,小城鎮整治以“提升品質”為目標,讓更多創新創業人才在這里感受環境美、秩序美、民風美和生態美。2018年,轄區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業43家,街道年度產業續建項目20個,新建項目1個。鴻雁工貿、飛碟汽車、西子混凝土、華立儀表等廠區改造提升工作持續推進,五常街道以環境革命撬動產業發展之路穩步行進。
高橋集鎮提升區域環境,淘汰落后產能,以“創新、優化、集約、提升”為著力點,建設“專精特新”的高品質工業園區,加速產業轉型。工業園區項目提升改造共分A、B、C三大區塊,A區塊計劃與杭州未來科技城共同合作開發;B區塊擬建成醫療器械產業園;C區塊則規劃建造一個小型商貿綜合體及人才公寓,用于解決產業配套。
博陸集鎮和亭趾集鎮則圍繞“美麗生態催生美麗經濟”,以紅燒羊肉、生態甲魚、傳統搪瓷、絲綢紡織、亭趾月餅、生態稻米等特色品牌,把“魚米之鄉”的優勢和特色發揮到最大,美了環境又鼓了錢袋子,這無疑是當地百姓最樂于見到的事情。
宜居又宜業 環境蝶變為民生
“這次回家都快不認識了,變化實在是大,大環境、小節點上一看就知道是精心規劃打造的,我在同學群里發了幾張圖,大家都問我這是哪里。哈哈,我招呼大家趕緊回來看看吧。”一直在杭州上班的黃湖鎮小伙樂呵呵地說。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是兩年多來所有參與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黨員干部講得最多的話語。
余杭這兩年的小城鎮整治,無論是新潮時尚的“城市風情”、淳厚真誠的“鄉村基因”,還是個性張揚的“創業激情”、綠色恬靜的“田園詩意”,這些別樣風情在余杭大地貫通、融匯,城鎮顏值、內涵雙雙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言而喻。
黃湖大溪4200米長的景觀亮燈工程,加上沿線新建的公園和游步道,讓黃湖鎮的百姓有了飯后散步的好去處。
高橋集鎮、連具塘集鎮也通過拆后利用,新建了口袋公園、游步道、健身場所,為百姓提供休閑場地。“這個公園好啊,不僅漂亮,我們平時還可以來這里走一走,坐一坐,大家伙在這里聊聊天很愜意嘞!”管大伯家不遠處就有一個口袋公園,如今吃完晚飯他總喜歡去走走。
崇賢街道更加注重土地拆后利用,拓寬發展空間,實施崇超路、星海路、府新街、眾望街四條道路整治提升工程,騰出拆后空間用來建設市民服務中心和配套用房,以及濱河綠地公園、星級農賢市場等大型基礎設施,為市民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務。
家住崇杭社區的金女士開心地說:“現在的崇賢,馬路寬了,高空的電線沒了,家門口就是花園,心里都變敞亮了。”
百丈鎮,隨著電商產業的風生水起,更多的大學生選擇回鄉創業,美麗環境加上濃厚的產業氛圍,更多年輕人、創業者看到了“小城鎮”里的商機,做淘寶、做文創、做民宿、做農家樂等等,為老集鎮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一幅幅向城而生、城鄉美好的小城鎮融合畫卷,正在余杭大地鋪展,積聚新的發展動能,讓順應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一愿景得以落地生根,成為余杭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一道亮麗風景。整治一新的余杭小城鎮,已成為百姓安居的家園,人們樂業的“棋盤”。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