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農村路”曹雅線
路邊,一把太陽傘下擺著一張小桌子,桌上放著煮好的玉米、番薯、南瓜和熱騰騰的茶水……“師傅們,休息下,來喝口水,吃飽了再干活!”70歲的王菊娣老奶奶擺好愛心茶水攤招呼著工人。這是今年10月,記者在黃湖鎮青山村塔東線“四好農村路”施工現場看到的暖心一幕。
“要想富,先修路”,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1月,我區率先在全省啟動“四好農村路”建設,并開建兩條森林古道修復工程,全力助力鄉村振興。這一系列惠及民生行動自然得到了和王奶奶一樣眾多群眾的支持。
193公里“四好農村路”
將路鋪到了百姓心坎里
近日,瓶窯鎮塘埠村方家橋到白湖村道的提升改造完成,塘埠村果農俞正洪感觸頗深:“這條路是我們村的景觀路,更是我們的致富路。”此前,由于交通不暢,水果保存期短,導致不少水果都被浪費了。通過“四好農村路”建設,塘埠村單車道的水泥路變成了雙車道的柏油馬路,俞正洪打心眼里感到高興:“我打算在果園里開辟一塊采摘區,吸引更多的游客。”
2018年1月,我區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率先在全省啟動“四好農村路”建設。力爭通過3年時間,建設完成“百村千里”“四好農村路”項目603個,建設總里程1000公里,基本實現各鎮街范圍內鄉村道路聯網暢達、路況良好、功能配套、整潔有序、環境優美。按照建設要求,今年我區要完成鄉村道提升改造100公里。
在全力實施“四好農村路”建設中,我區努力實現著從注重連通功能向提升質量安全水平的轉變、從以建設為主向建管養運協調發展的轉變,從適應發展向引領發展的轉變,全面提升農村公路建管養運水平。圍繞“四好農村路”建設,我區積極開啟“四好農村路+”鄉村旅游、歷史人文、產業經濟等交通與經濟融合發展的全新模式,將路鋪進了百姓心坎里。截至年底,全區共完成193公里“四好農村路”建設。
基本修復2條森林古道
山區群眾的日子有盼頭
“如今我們村‘美麗鄉村’建設搞得很好了,你看粉墻黛瓦,溪水潺潺。而古道的建成將帶活這里的農家樂。”黃湖王位山村民說起以后的日子很是美滋滋,他們點贊的便是黃湖王位山森林古道修復項目。
我區第二高峰王位山中有條6.48公里長的森林古道,是全區現存歷史最久遠的古道。2018年我區投入3000余萬元啟動了古道修復工程,總長8.98公里。修復工程如今已經基本完工,停車場、洗手間、標示標牌等古道配套設施均已完善。
同年修復的,還有百丈鎮平天堂森林古道修復項目。總長約7.5公里,總投資近3000萬元。截至目前,仙巖段、泗溪段游步道已完成,長度約6公里,其余項目也接近尾聲。兩條森林古道的修復,不僅保護了古道,提升了游客徒步古道的趣味和安全性,對于拉動當地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更是具有重要作用。
如今,一條條平坦順暢的農村道路縱橫相連,直達房前屋后、田間地頭。帶著豐沛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逐一打通農村交通末梢循環的最后一公里,鋪展出鄉村振興的新藍圖,成為余杭的致富路、生態路和幸福路。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