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的枝丫再剔點,注意安全……”最近這段時間,不少市民發現,湖城多條道路兩旁經常能看到園林工人冒著嚴寒修剪步道上的樹木。記者日前從市公用事業管理中心了解到,去年11月下旬起,其就組織開展了對中心城區及仁皇山片區107條主次干道2萬余株行道樹的冬季修剪工作。
在東街和環城東路,園林工人正站在梯子上,手持電動工具,剔除香樟樹多余的枝干和枝葉。一旁的工程車裝滿了修剪下來的樹枝,樹下的工人正手腳麻利地將修剪后的枯枝、落葉及時清理,做到隨落隨清隨運。記者看到,隨著園林工人手中工具的起落,行道樹變得更加整齊、美觀。“立冬以來,天氣逐漸轉冷,樹木陸續進入冬季休眠期。落葉后的樹木雖然略顯蕭瑟,但此時卻是修剪行道樹最佳季節。”市公用事業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冬季為行道樹梳枝整形,一方面可以均衡樹勢,調節水分、養分的供應,促進其長勢健壯、樹形整齊美觀,提升行道樹的綠化景觀效果;另一方面改善樹冠的通透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幾率和冬季刮風下雪對樹木造成的危害,確保來年樹木健康成長。為盡量減少修剪工作對交通及行人造成的影響,本次修剪安排作業時間為主干道路每日上午9點至下午3點,其他道路每日上午7點至下午4點。修剪作業時,工作人員會提前在現場設置警示牌、警示樁或使用彩旗設置安全作業區域,提醒來往車輛及行人注意安全。
采訪中獲悉,香樟是目前中心城區及仁皇山片區最常見且存有數量最多的行道樹樹種,約14000余株,主要分布在南街、蓮花莊路、環城西路、環城北路、塔下街、東街、太湖路、德清路等道路,其中蓮花莊路、環城西路上的大部分香樟樹已有40年以上的樹齡,環城北路上的部分香樟樹齡更是已達50年以上。法國梧桐是中心城區及仁皇山片區的第二大行道樹樹種,約4000余株,主要分布在紅旗路、人民路、勞動路、益民路、吉山南路等道路,其中紅旗路和人民路的大部分行道樹的樹齡已近60年。另外,湖城主要行道樹樹種還包括銀杏樹、黃山欒樹等。“行道樹是城市綠化系統的骨架,是城市一道風景線。根據不同的樹種特點,修剪要求也有差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行道樹修剪一般遵循“七去五留”的標準進行修剪,即剪除枯枝爛頭、病蟲枝、重疊枝、內向枝、直立枝(徒長枝)、下垂枝、矛盾枝,保留好骨架枝、裝飾枝、踏腳枝、營養枝、外向枝。
市公用事業管理中心提醒廣大市民,途經行道樹修剪現場時,注意繞道行駛。據悉,整個修剪工作計劃于本月底前完成。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