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陽光正好。位于海寧市黃灣鎮黃山村的“靜待花開”民宿內,不時傳出天南海北的談笑聲。這是一家文藝小清新范的高標準民宿,8間客房,涵蓋中西風格。因為好住不貴,去年10月開張以來,沒怎么打廣告,就已接待上百位客人。“他們都是來旅游的,看錢江潮,逛皮革城,憶金庸、徐志摩等名人,來鄉村采摘、親子、運動等,然后就近入住民宿。”在“店小二”劉娟看來,游客紛至沓來,除了價格優勢,“大花園、大景區”式的美麗鄉村正是關鍵吸引力所在。
比不了浙南豐富的山水資源優勢,作為平原地區,在鄉村振興中,該如何創新性地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當全域旅游遇見美麗鄉村,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搶抓機遇,時不我待,海寧市委市政府結合貫徹落實省委“三大”活動和嘉興市委“大走訪、大宣講、大解放”活動要求,一邊深入調研、一邊創新實踐,不搞大拆大建,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山水與城鄉融為一體、自然與文化相得益彰”的平原村莊景區化、差異化、品質化發展路子,鄉村風景年生旅游收入近3億元。“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融合’是鄉村的魅力所在,海寧村莊景區化的活力迸發也在于緊扣了這一標準來建設。”海寧市旅游事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作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和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新倉村梁家墩的成功秘訣就在于做大做強“人無我有”的自然稟賦。坐擁天下奇觀錢江潮和中國公路活化石翁金線兩大優勢,梁家墩吸引社會資本成立倉塘旅游公司,負責景區建設、推廣和管理,村民利用閑置住房經營餐館、民宿等旅游業態。“今年前11個月,梁家墩旅游綜合收入超800萬元。”旅游公司負責人顧曉震說,企業、村集體、農戶“三位一體”的運行模式,讓村民年平均收入增長了20%以上。村民梁詠剛說,看中其中利好,他返鄉創業經營餐館,一年營業額超50萬元,收入可比以前在酒店燒菜翻了兩番。隨著梁家墩等一批省級3A級景區村莊做網紅、打頭陣,海寧鄉村迎來了豐富客流。
來了客流,更要留下客流、優配客流。以全國首批“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市、全省首批萬里美麗經濟交通走廊示范縣市為支撐,海寧策劃推出“果園飄香富農路”“農耕文化體驗帶”等4條鄉村精品路線和2條鄉村旅游公交專線,把“一村一品、一域一景”的各級景區村莊串點成線,形成組團互補格局,并向兩日游、三日游延伸。在省級黃灣潮緣風情小鎮,黃山村環境好,有民宿基礎;尖山村重運動休閑,有滑翔基地、楊梅采摘節;錢江村重慢谷養生,有休閑垂釣、森林氧吧;閘口村有潮鄉戶外營地,在建離境天項目;黃灣村正開發研學項目;五豐村是《搜神記》作者甘寶故鄉,名人文化資源豐富;大臨村有不少非遺項目傳承人,民間文化氛圍濃厚,這一區域去年游客人數突破80萬人次,比上一年增加10萬人次。周王廟鎮則主打“錢塘記憶”鄉愁主題牌,通過黨建引領,把胡斗村、云龍村、荊山村創新打造成為鄉村旅游綜合體。
村莊、村民的主體作用發揮,離不開海寧市委、市政府的科學規劃和有力引導。出臺《海寧市村莊景區化創建五年行動計劃(2017-2021年)》,形成涉及鄉村旅游獎補政策11項;成功引進省旅游發展研究中心、省旅游投資服務中心、華清集團等高水平旅游智囊和投資機構,推出觀潮游、鄉村游、研學游等組合套餐;推行景區村莊“基金+政府+企業”“品牌軟件+基礎硬件”“PPP”等多樣化開發合作模式,以政企合作模式在省內率先建立海寧美麗鄉村民宿產業基金;率先出臺縣級《研學旅行專項規劃》;成為世界花園大會永久舉辦地,成功舉辦長三角研學論壇會議、2018中國海寧追潮馬拉松賽以及各類采摘節、文化節等活動……一系列組合拳,助推景區村莊品質升級。
據統計,海寧現有浙江省A級以上景區村莊32個,其中3A級4個。另有3個國家級3A級旅游景區在鄉村。環境好了,人氣旺了,錢袋子也鼓了。2018年,海寧鄉村旅游接待游客418.1萬人次,經營收入2.8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2%和20.7%;預計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70元,同比增長8%。“到2021年,海寧將力爭建成A級以上景區村莊95個,其中3A級13個,進一步釋放鄉村振興紅利。”海寧市鄉村振興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