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舜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拍到的中華秋沙鴨。(通訊員 趙鍔 攝)
日前,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野鳥分會會員陸志遠在紹興舜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湯浦水庫)拍攝時,發現4只奇怪的水鳥,水鳥頭部長著紅色的長喙,頸部豎著幾根“辮子”。陸志遠立即拍下它們的照片,發送給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野生動物保護專家趙鍔。趙鍔仔細辨認后,確認這4只鳥是中華秋沙鴨,屬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鳥類。2013年,我市曾發現過它的身影。之后,就一直無緣得見。
它被稱為生態試紙
“接到老陸的報告,我們馬上與舜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聯系,經過聯合調查,最終確認這是中華秋沙鴨第二次在紹興越冬。”趙鍔告訴記者,這次發現的4只中華秋沙鴨,其中一只是雄鳥,其余三只為雌鳥或者亞成鳥(雌鳥和亞成鳥羽毛非常相近,因觀察距離遠,難以分辨)。
中華秋沙鴨又叫鱗脅秋沙鴨,是雁形目鴨科秋沙鴨屬,是第三紀冰川后期殘存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1000多萬年的歷史。它是以“中華”兩字命名的珍稀物種,據現有統計數據目前全球僅1000余只。因數量極其稀少,也被人們稱作鳥類中的大熊貓、水域環境的生態試紙。
中華秋沙鴨在西伯利亞、朝鮮北部及中國東北繁殖,來中國的華南及華中越冬。這次的發現得益于民間專業組織——市野鳥會的調查。
5年前曾到訪紹興
2017年年底,趙鍔在整理照片時,發現2013年2月13日在舜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鴛鴦照片中,有兩張不是很清晰,正欲刪除,忽然感覺畫面里似乎有“東西”,便放大查看。這一看,讓趙鍔驚呆了,這不是中華秋沙鴨嗎?
趙鍔馬上把截圖發給省野鳥會的專家,他們一致認為這就是中華秋沙鴨。趙鍔說,中華秋沙鴨對棲息環境要求非常高,要求水質優良,有生態食物供給,無干擾等。這次能再次發現它的身影,說明紹興的生態環境恢復得不錯,尤其是舜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為候鳥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棲息地和目的地。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