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季節,王國仙(中)在推介高山稻米。 (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菜油能賣出橄欖油的價格,這件看似不可能的事,卻讓王國仙做到了。“我們將普通的菜油經過脫色等工藝進行提純,使之顏色清亮,且高溫下不會冒煙,連年輕人都喜歡。”她說,這種禮盒裝的新型脫色菜油,售價每公斤120元,很受消費者歡迎。
“70后”的王國仙是寧波“元一”煲仔飯連鎖餐飲的創辦人。這位從奉化大堰山鄉走出來、闖蕩商海20余年的女企業家,內心里卻有著深厚的土地情結。2015年她回到家鄉,在沙柯村承包了300多畝地,辦起了“谷秈農業”農業基地,種植水蜜桃、櫻桃、水稻、油菜等。
王國仙說,這次返鄉務農,是實現過世父親對她“回報鄉里”的囑托,“大堰層層梯田,數百年的耕作,出產的農產品品質很好,但知名度不高,市場打不開。我想通過產業融合,用生態概念提升產品附加值,帶動鄉親們致富。”
王國仙引入了“從地頭到餐桌”的新理念,實施產供銷一條龍。她招募當地農民,分區塊精細化種植水稻、果蔬。農場特意選擇傳統的稻種,盡管畝產只有500多公斤,比平原地區少三四成,但能保留高山米的原味。這些稻米,她不僅用于自己的餐館,還在寧波餐飲圈大力推薦。久而久之,認可大堰稻米的消費者越來越多。“我們聯系了加工廠,后期進行優選、精加工,推出新的大堰高山養生米。”王國仙告訴筆者,現在農場幾乎包銷了大堰幾個村出產的稻米,禮盒裝的高山養生米能賣到30元每公斤,普通的也賣16元一公斤,還供不應求。
王國仙說,長久以來,山區農民守著一畝三分地,辛勞一年也賺不了幾個錢,太苦了,“其實,原生態是稀缺資源,也是大堰農業最好的招牌,利用好了,生態價值就可轉化為經濟價值。”在她的農場里,光番薯就有12個品種,顏色、口感各異。其中一款“蛋黃番薯”已成為網紅產品,售價每公斤近20元,一年賣了數萬公斤。大堰也是我市水蜜桃的重要產地,因為山區偏遠,上市比平原地區晚半個月,以前銷路一直沒打開。2016年7月,王國仙自掏腰包20多萬元,舉辦大堰首屆水蜜桃節,大獲成功。辦節帶來的“人潮效應”,將農戶的水蜜桃一掃而空。
王國仙是個熱心人,空閑的時候,喜歡在各村溜達,發現有困難的農戶,主動去幫一把。2018年4月,大堰不少村民因為春筍銷路而犯愁。她得知后,立馬聯系了浙大校友企業家寧波(舟山)同學會,開展義賣活動,幾天內就將滯銷的3000箱油燜筍銷售一空,還連帶著幫村民賣掉了2500多公斤咸菜筍尖。
前不久,王國仙在寧波民安路上開設了“大堰有禮”商店,銷售大堰出產的特色農產品。之前,她嘗試從各村收購高山土豬肉、番薯粉絲、咸菜等,統一打上“大堰有禮”品牌,利用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市場反響不錯。王國仙說,大堰人好客,客人來了,把最好的東西拿出來招待,“我想把鄉親們的農產品整合起來,通過品牌運作,把大堰的好產品推廣到各地,帶動更多村民致富。”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