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西湖申遺成功,實現了杭州和浙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零的突破。2014年大運河申遺成功,更讓杭州的國家級非遺項目數量居同類城市第一。
擁有“雙世遺”后的杭州魅力激增,“圈粉”無數。2016年底,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正式被列為我國2019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正式項目,又一次將世人的目光聚焦杭州。
從“文明曙光”到“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實證”,良渚古城遺址申遺,不僅填補了《世界遺產名錄》東亞地區新石器時代城市考古遺址的空缺,還將成為杭州彰顯歷史文化名城特色,打造世界遺產群落,進一步建設東方文化國際交流城市的又一張“金名片”。
在2018年的一次采訪中,我們認識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良渚遺址考古與保護中心主任劉斌。1985年他來到浙江文物考古所工作,參與反山、瑤山等重要的考古發掘,主持發掘了浙江余杭匯觀山、嘉興南河浜等重要遺址。2007年發現了良渚古城,從那時起他一直主持良渚遺址的考古工作。
劉斌帶著我們實地了解良渚古城遺址內外城的區域范圍,給我們展示剛挖掘出的碎陶片以及介紹文物修復等考古工作的具體環節。
他告訴我們,良渚文化考古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早在1936 年就拉開了序幕,80多年的發現史,是不斷刷新認識的歷史。
劉斌老師詳細地講解良渚文化,讓我們領悟到:考古不是為了文物,而是為了探尋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脈絡。考古的本質是構建人類的時空框架,在歷史的長河中去看社會發展。
良渚古城考古和申遺的意義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深遠,它不僅是城市之光,更是關系國家民族的文化盛事。良渚古城申遺并不是終點,隨著考古發掘帶來新發現、新問題,保護、管理和研究工作始終在路上,仍需要多方合力解決。
在良渚考古工作站,我們還見到了一群年輕的考古人,他們在那荒郊野外,過著遠離城市繁華的艱苦生活,把自己的青春全都奉獻在考古工作中,是他們的堅守,才讓我們見到了“中華文明之光”。
如今,良渚遺址申遺已經進入倒計時,相信它憑借自身的優勢,凝聚各方的力量與努力,必定能順利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