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今年初以來,海鹽縣持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實施“五水共治”,全面深化“河長制”,堅持科學治水、鐵腕治水、全民治水,同時以改善空氣環境質量為目標,扎實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取得了顯著成效。
“海鹽藍”成為常態
治氣非朝夕之功,需長久為之。12月6日,縣環保局在海鹽經濟開發區(西塘橋街道)召開重點企業廢氣治理驗收推進會,推進開發區廢氣排放重點企業加快整治進度,規范驗收臺賬資料,加快落實整治掃尾工作,確保年底前通過大氣污染綜合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實施驗收。
當前,縣開發區17家重點企業廢氣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中浙江海利紙業有限公司關閉;浙江嘉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閉所有農藥生產線,實施轉產;嘉興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待綠能環保項目運行后關閉。其他14家企業已完成“一廠一策”整治任務,落實“全加蓋、全封閉、全收集、全處理”的整改要求,淘汰落后工藝設備,提升清潔生產水平,廢氣污染物排放量明顯減少,廢氣經監測達到整治驗收標準,區域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達到了預期整治效果。
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整治是改善全域空氣質量的關鍵。縣開發區之外,沈蕩鎮重點企業廢氣臭氣污染治理也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并通過驗收,武原君原工業園區則在今年啟動了12家廢氣污染重點企業的綜合整治,目前已制定整治方案,正在有序推進中。
可喜的是,海鹽縣城市空氣質量持續在全市保持領先水平。今年1至11月,全縣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01天,優良率91%,繼續保持全市第一;PM2.5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全市第一。
全域水質持續好轉
既要讓藍天常在,又要讓碧水長流。千畝蕩作為飲用水源地,是全縣五十萬人民的“大水缸”。今年,海鹽實現了千畝蕩飲用水源地一、二級保護區內與供水無關的工業生產活動全部清除,所有水產養殖活動完成整治,水源地安全性進一步提升。千畝蕩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同比提高18.1%,其中2月達到Ⅱ類水評價標準。
隨著治水工作向縱深推進,海鹽全域水質呈現持續好轉。今年1至12月,全縣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考核良好;地表水縣控以上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為66.7%,同比提高25%,其中Ⅱ類比例8.3%,同比持平,無劣Ⅴ類、Ⅴ類斷面,尤其是8個市控以上斷面中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的有6個,同比增加2個;完成“污水零直排”創建生活小區2個、工業園區1個及集鎮1個;各級河長巡河達標率90%以上;國家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已通過全省首批部級技術評估。
為進一步做好“建設大花園”的文章,海鹽緊密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美麗鄉村建設,深入開展“美麗河湖”創建,切實鞏固提升治水成效,高水平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努力實現河湖生態自然、沿岸水景交融的美好景象,今年已完成市級“美麗河湖”創建10條,其中白洋河更是成功創建省級“美麗河湖”。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