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引導畜禽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

發布時間:2018-12-18 15:49:08 來源:中國環境報 記者 趙娜

  中國環境報:目前,我國畜禽養殖業發展面臨的問題有哪些?

  李松:據估算,全國每年產生畜禽糞污38億噸,折合氮1423萬噸、磷246萬噸,綜合利用率不到60%。近年來,總氮、總磷污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總磷已經成為全國地表水首要污染物。

  總體來看,畜禽養殖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產業布局不合理,種養結合不夠,糞污還田不暢。大多數養殖場缺乏配套的種植基地,廢棄物無法就地就近全量還田利用,難以實現種植與養殖的相互銜接、協調促進、共同發展。

  二是養殖場主體意識不強。當前,我國畜禽養殖場存在資源化利用和污染治理設施配套不足、長效運維機制不健全等突出問題。部分養殖場是因為管理水平低、缺乏資金,而有一些養殖場已建成了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卻不正常運行,存在偷排漏排情況。

  如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一規模豬場鋪設1000多米暗管,將污水偷排至軍山湖,導致水體污染嚴重?,F代牧業四川洪雅牧場以每立方米沼液9.5元的價格賣給周邊民眾外運處理,沼液隨意傾倒導致環境污染。

  三是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市場主體亟待培育發展。這既需要政府積極引導,又需要市場主體積極參與。近些年,為支持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但調研發現,一些地方政府沒有落實用電、用地、沼氣并網等優惠政策,糞污收集轉化利用第三方經營主

  體難以享受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如四川省邛崍市糞肥利用專業合作社被征收17%的增值稅。

  同時,從事畜禽養殖廢棄物第三方處理的企業和社會化服務組織大多缺乏核心技術與裝備,往往很難找到合適的盈利點,導致市場主體參與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積極性不高。

  中國環境報:怎么解決上述問題?

  李松:針對這些問題,建議從以下3個方面開展工作:

  首先,調整優化畜禽養殖產業布局。嚴格落實環評制度,督促各地優化畜禽養殖產業布局。加強對畜牧養殖大省以及承接“南豬北養”產業轉移省份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指導,依法依規對有關畜牧業發展規劃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防范區域環境風險。

  其次,加強宣傳引導和環境監管。加大宣傳培訓力度,提高養殖場知法守法意識。進一步加強環境監管,通過日常檢查、專項督導等工作,督促企業依法開展環評、繳納環境保護稅,建設污染防治及資源化利用設施,并保持正常運行。強化畜禽養殖環境監管執法,對應當進行環評而未開展環評的,以及達不到資源化利用或不能達標排放的畜禽規模養殖場,依法進行查處。

  再次,加快完善畜禽養殖廢棄物收集、儲存、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全產業鏈。堅持“政府支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原則,推動地方政府積極落實相關優惠政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中國環境報:畜禽養殖糞污治理有哪些模式?哪些地方的典型經驗值得推廣?

  李松:我國畜禽養殖業環境治理模式可大致分為:種養結合模式、清潔回用模式、達標排放模式、第三方處理模式等。推廣種養結合,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推廣節水、節料等清潔養殖工藝和干清糞、微生物發酵等實用技術,實施畜禽糞污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鼓勵和引導第三方處理企業對養殖場(戶)畜禽糞污進行專業化集中處理,推廣全量收集還田利用等技術模式。

  地方治理好的經驗有:四川省邛崍市近3年由政府財政安排資金200萬元,實施每收1噸糞漿補貼8元的政策,同時對貯糞池建設和收糞施肥裝備購置予以補貼,成功培育“糞涌錢進”等20余家糞肥利用專業合作社,將液態肥以每噸30元~40元的價格幫助種植戶施肥到田;廣西南流江流域玉林市福綿區、博白縣采用“截污建池、收運還田”,實現了糞污“存得住”、沼液糞肥“用得掉”,南流江干支流水質明顯改善;廣東省清遠市啟德農業開發公司養殖場采用干式無臭養殖模式,源頭節水達50%以上,固體廢棄物通過微生物堆肥制成有機肥(每噸售價600元以上),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中國環境報:“南豬北養”能否讓生豬養殖產業走向綠色發展之路?

  李松:東北等地區人均耕地面積大、飼料糧產量充足、土地成本低,而南方水網地區人均耕地面積少、外調飼料成本高(平均每公斤高0.2元左右)、土地成本高。

  隨著生態環境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和全國生豬產業布局調整,畜牧業“產能北移、產品南下”局面已然形成,不少養豬企業紛紛前往東北地區布局建場。溫氏集團、新希望、牧原股份等龍頭企業早在“十二五”末,就在吉林省洮南市、扶余市,黑龍江省綏化市、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通遼市和遼寧省部分地區建立生豬養殖基地。

  長期來看,通過合理規劃,增加潛力增長區、重點發展區生豬產能,可有效保障“菜籃子”供給和市場穩定。但同時應做好頂層規劃和項目設計,避免局部地區過度集中,確保養殖廢棄物順暢還田,走生態健康養殖綠色之路。

  中國環境報:東北四省(區)在養殖規劃方面,如何減輕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

  李松:東北四省(區)作為潛力增長區,在養殖業規劃方面應注意區域項目布局、養殖用水、沼氣發電并網、有機肥生產使用等因素,以減輕養殖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

  調研發現, “南豬北養”規劃引導需進一步加強。主要表現為養殖企業在一定區域內過度集中布點,可能導致合理利用半徑內畜禽糞污產生量相對過大,超過當地土地承載力。同時,局部地區仍未開展畜牧養殖業發展規劃環評。

  同時,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前不久聯合發布的《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對推進畜禽養殖生產清潔化和產業模式生態化,加強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嚴格畜禽規模養殖環境監管也提出了具體要求。

標簽:生態環境;規劃;中國環境;環境規劃;農村環境責任編輯:錢華良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