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境保護法》《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浙江省環境違法“黑名單”管理辦法》和《嘉興市環境保護局關于進一步完善環保“黑名單”制度的通知》等規定,嘉善歐億來服飾輔料廠等21家環保嚴重違法企業近日被列入浙江省嘉興市2018年第四批環保“黑名單”。
目前,這份“黑名單”已經通過嘉興市環保局微信公眾號向社會曝光。
21家企業被列入環保“黑名單”
在這21家嚴重違法企業中,桐鄉市桐杭煉染有限公司偽造廢水監測數據,桐鄉市鳳鳴皇居工藝門廠涉嫌通過暗管和滲坑的方式排放有毒物質,這兩起案件被移送公安機關,為刑事案件。
除了向社會公布外,嘉興市紀檢監察部門、市銀監分局和人民銀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屬地縣(市、區)政府等都將收到這份環保“黑名單”。市環保局、市法院、市檢察院將采取多種舉措對環保信用不良企業、嚴重違法企業等進行懲處,銀行將降低或取消被列入環保“黑名單”企業的貸款授信額度等。被列入環保“黑名單”的企業環境信用等級評價一律為“黑色”,將會失去評優、評獎、評先和資金補助等方面的資格,還會被列入市級環保部門的重點生態環境執法檢查名單。
相關企業“戴帽”以后,必須經過6個月的整改才能進行“摘帽”。在整改期間,企業要按照環保部門下達的整改要求,完成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今年以來,嘉興市共公布了101家環保“黑名單”企業,其中市級環保“黑名單”企業91家,浙江省級環保“黑名單”企業10家;完成整改任務“摘帽”29家。自2007年以來,嘉興市共有482家企業被列入環保“黑名單”,已經完成整改“摘帽”395家,還有87家正在整改。
環保“黑名單”制度已在全省推廣
在嘉興市,環保“黑名單”制度已成為規范企業環保行為的“緊箍咒”,其突出表現就是充分整合行政管理資源,發揮部門聯合懲戒作用。環保“黑名單”制度不僅是規范提升企業環境管理行為的有益探索,也是嘉興市環保公眾參與的成功實踐,去年起已在浙江全省推廣。
嘉興市環保局政策法規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環保“黑名單”制度實施10多年來,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提升了社會公眾生態環保認知水平、生態環境社會治理水平、企業環境管理水平,也強化了部門聯動綜合監督的合力,提升了環保部門的社會形象,實現了市民代表、環保部門和排污企業的“三個拉近”。廣大社會公眾在參與監督違法行為的同時,也監督了生態環境執法人員的公正執法,檢驗了環境違法行為的整改效果,為推進環保行風建設、提升環保部門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發揮了重要作用,既是環保部門的“減壓閥”,也是“倍增器”。
據悉,環保“黑名單”制度雖然經歷了10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在推進生態環境社會治理和規范企業環境管理行為中發揮了較好作用,但也仍存在不足,嘉興市環保局將結合生態環境法律法規的調整修訂、結合實踐中發現的問題進一步修改完善。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