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館鎮寺橋村創新農村工作新方法,在征地拆遷、“低小散”整治、“一戶多宅”清理等工作推進過程中,廣泛推行“陽光工作法”,推動拆遷治違規范運行,增強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為加快推進清廉鄉村建設提供有益探索。截至目前,寺橋村搬遷自然村2個、拆除企業24家、清理“一戶多宅” 131戶,均提前完成任務。
在工作推進過程中,該村嚴格執行“三不談”原則,即一對一不談、屋內不談、夜間不談,做到了拆遷工作在陽光下透明操作。組建拆遷工作組,每組配備不少于2名村干部,在廉政公園、清廉長廊、賢話家常輕水平臺、農戶堂前等群眾聚集點,公開解讀政策,確保宣傳到位。工作組堅持在室外公眾場合與涉拆戶商談,讓周邊群眾看得見、聽得到,贏得了群眾信賴和支持。
工作組嚴格落實簽約“三個一”要求,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同一大會,組織涉遷對象集中簽約,邀請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廉情監督員等第三方人員參加,讓協議內容與簽約過程公開化,確保村民公平享受政策。同時深化村務公開工作,在村“三務”公開欄、村微信公開平臺、自然村廉情公開欄等平臺,及時公開簽約結果,群眾如有意見建議和問題疑問,可直接向村兩委、村監委及廉情監督員反映,確保信息透明、全程公開。
充分發揮黨員干部模范作用,村兩委成員帶頭拆、基層一般黨員表率拆,帶動廣大村民積極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形成了“拆除一戶、帶動一片”的工作格局。在拆遷、小木業淘汰、“一戶多宅”清理等工作中,寺橋村涉及13個自然村的1名村兩委成員、 2名村監委成員、 20名一般黨員,在15天內完成簽約、拆除,完成率100%,形成了良好帶動作用。特別是在獨立圩、九畝兜2個自然村整體拆遷中,從啟動簽約、騰空拆平到土地復墾用時僅7天。
在工作過程中,該村由村民代表大會選取公信力高、群眾認可的5名老黨員、老干部,組成村廉情監督小組,加強對拆遷項目宣傳、啟動、簽約、拆除、復墾、資金支付等各環節的全流程監督,實時跟蹤監測項目進度、項目質量、款項到位等情況,及時發現差錯,啟動糾錯程序。今年村廉情監督小組開展監督檢查15次,發現并推動整改問題6個,有效保障群眾利益。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