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嘉興港區五水辦獲悉,近年來,港區協調統籌開展“五水共治”工作、實施“清三河”行動、剿滅劣Ⅴ類水攻堅戰,以及創建“美麗河道”“污水零直排區”活動,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碧水藍天的向往,努力踐行當代治水人的奮斗目標。
提高站位,心懷“大局意識”
新時代,招商引資項目能落地的關鍵因素是服務、是環境。嘉興港區地處上海南翼、杭州灣北岸,是嘉興市融入“一帶一路”、接軌上海、參與大灣區和G60滬嘉杭科創走廊建設的重要開放平臺,水域面積2.745平方公里,大小河流170條,轄區內有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嘉興(乍浦)港、國家級嘉興綜合保稅區、國家級化工新材料園區、省級乍浦經濟開發區、千年古鎮乍浦鎮,坐擁陸海資源。
“要把港區打造成為嘉興建設大灣區和海洋經濟的排頭兵,為助力嘉興打造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示范地、弘揚‘紅船精神’示范地作出應有貢獻。”港區五水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為發揮轄區天然的區位優勢,港區人人投身到招商引資提質突破年、環境整治攻堅提檔年、轉型發展服務提速年“三年活動”和大征遷、大招引、大整治、大服務“四大戰役”。同時,水污染防治也提上議事日程,經過深入調研,堅持分類施策,即:河流治理實現“一河一長、一河一員、一河一策”,實施“活水”工程引清促流、打通斷頭浜、截污納管等辦法。引導農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鼓勵農民退宅還耕、征地拆遷、入城鎮住高樓,幫助村(社區)服務群眾;居住小區實施陽臺污水改造、住人車庫污水入網的引導管控等。
勇立潮頭,大力掀起治水熱潮
為全面推動水污染防治工作,打好“五水共治”關鍵戰役,在“清三河”、剿滅劣Ⅴ類水攻堅戰等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過程中,港區上下勠力同心、勇立潮頭、砥礪前行,在全區范圍內掀起治水熱潮。
黨工委、管委會班子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人人認領河道擔任河長,嚴格落實電子化巡河履職,現場協調處理巡河中發現的問題隱患,制定并落實河長巡河上報問題交辦處理制度。總河長蒞臨治水工程項目一線指導、督查,高溫天氣看望施工人員;“五水共治”(河長制)辦工作人員則用大腳掌測繪、巡查督查大大小小河流,督查所屬河道的治理、保潔工作已是常態。
親力親為,上行下效。港區黨工委管委會、乍浦鎮、村(社區)各級河長巡河中擔當作為受到了一致好評,帶動了群眾的積極性,激發了干部的責任心,體現了該區治水的決心與信心。在“清三河”、剿滅劣Ⅴ類水、創建“美麗河道”和“污水零直排區”、河網水系重構等工作的多線推進中,全區廣大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擼起袖子加油干,努力作出無愧于時代、人民、歷史的業績,凝聚起一股合力,堅決打好治水戰。
擔當作為,多措并舉謀打贏
港區水系地處太湖流域末梢,斷頭河浜多,水體流動性差、自凈能力弱,初一、十五受潮汐影響大。“我們將相鄰斷頭浜用一個泵站連通,引清促流,目前已建設10處引清促流泵站。”該負責人表示,同時,港區拆遷安置小區多,雨污串管嚴重,混接、漏接現象普遍,雨(污)水檢查窨井無粉刷內壁、無筑底等工程質量問題十分突出。
為破解“反復治、治反復”瓶頸,港區出臺了《治污工程公示制度實施辦法》,提高治污工程建設管理的透明度,完善治污工程建設管理的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機制,保障公眾的知情權、監督權、投訴權,促進該區治污工程建設管理的公開、民主、高效、廉潔,提高治污工程建設管理水平,保障污水治理工程的質量。另外,港區還出臺了《建筑工地排污監督管理辦法》,將巡查監督與執法相結合,會同平湖市漁政、乍浦鎮、綜合行政執法局、環境保護局、環境監察大隊等多部門執法清繳地籠網籪,強勢推進餐飲油煙污水入網、六小行業污水排放整治。
在此基礎上,港區還分片區、分步驟,嚴格按照水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計劃推進治理工作,先后完成了“清三河”、剿滅劣Ⅴ類水工作,規劃實施區域治理“河網水系重構”行動,完成創建“美麗河道”20條(其中市級5條)、“污水零直排區”16個等工作,并計劃用三年時間完成“美麗河道”建設和“污水零直排達標縣(區)”、河網水系重構等多項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
基層治水人的職責是做實事敢擔當。截至目前,港區17個監測斷面Ⅲ類、Ⅳ類水斷面16個,占比94%,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Ⅴ類水斷面1個,已全面消除劣Ⅴ類水斷面,三項指數同比改善7%;出入境斷面考核取得優秀等次。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