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為海島資源管理提供智力支撐

——自然資源部海島研究中心的探索與實踐

發布時間:2018-12-13 12:34:56 來源:中國海洋報 記者 蘭圣偉

  11月的福建平潭依舊繁花似錦,海壇灣龍鳳頭海風勁吹,海浪拍打著潔白的沙灘,遠處是星羅棋布的島礁,背后是郁郁蔥蔥的樹林,冬日里盡顯生機勃勃的景象。

  曾幾何時,隨著平潭大規模開發建設活動的興起,濫采亂挖現象嚴重,加之生活污水直接排向海灣,美麗的龍鳳頭沙灘出現大面積黑化、臭化、泥化現象,直接影響了海灣的生態環境。

  值得慶幸的是,在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的高度重視和自然資源部海島研究中心的參與推動下,龍鳳頭沙灘整治修復工程經過數年努力,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澄碧的海水、整潔的沙灘、寬闊的廣場、蔥翠的公園……龍鳳頭實現華麗轉身。

  專注研究海島保護與修復

  龍鳳頭的變遷,僅僅是我國開展海島生態環境整治修復的一個縮影。

  我國是海洋大國,海域遼闊,海島眾多。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沿海經濟的快速發展,海島資源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海島利用開發逐漸提上議事日程。

  “但是早期由于缺少統一規劃,一些開發活動自主性、隨意性大,開發秩序混亂,嚴重影響到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可持續利用。”海島中心開發處副處長劉貞文說。

  與陸地相比,海島面積狹小,地理環境特殊,生態系統脆弱。大規模粗放式開發,致使海島及周邊海域生物多樣性降低,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甚至造成部分海島滅失。

  20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頒布實施,曾經“無序、無度、無償”使用海島的局面宣告結束。2012年,《全國海島保護規劃》發布,這是我國第一次針對海島出臺規劃,對我國海島經濟發展、海島保護與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同年8月,海島中心獲準設立,主要從事海島開發與保護研究,為海島資源管理、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支撐和服務。

  海島中心副主任豐愛平說:“此前,我國海島保護開發研究尚處于探索階段,僅限于植被和沙灘修復、垃圾污水處理等領域,尚未形成完備的體系。海島中心成立后,大力推動我國海島治理與保護系統化、科學化和正規化。在中央海島保護專項資金的支持下,海島保護技術研發進入大規模快速推進階段。”

  全力支撐海島生態修復

  今年11月,海島中心參與的“中國海灘修復養護技術與應用”“海島保護規劃編制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分別榮獲2017年度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特等獎和二等獎。

  自2012年以來,海島中心著眼國家戰略,在海島開發與保護、海島海灘整治修復、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與評估、海島防災減災等領域開展了大量研究,為海島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和科學決策,以及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撐。

  “特別是伴隨著生態島礁工程的實施,海島中心將單項局部修復轉向系統綜合修復,著力研發植被、岸線、沙灘修復技術,推進修復標準化建設,實現了典型海島生態環境質量的動態評價,取得了豐碩成果。”豐愛平說,由海島中心參與編制的《生態島礁工程建設指南》今年已印發實施,為生態島礁建設提供了重要技術指導。

  據劉貞文介紹,近年來海島中心先后實施了福清北青嶼、平潭塘嶼等海島的生態綜合整治修復工程。同時,為促進岸線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海島中心還開展了平潭島海壇灣陽光海岸、珠海市華發綠楊灣、廣西欽州沙井島等海灘修復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不僅如此,海島中心通過開展典型海島本底調查和物種登記海島示范平臺建設,建立了中國海島物種資源信息管理系統,目前正在積極籌建中國海島物種信息數據庫。”海島中心研究人員呂林玲說。

  如今,海島中心借助“平潭國際海島論壇”等平臺成功將海島修復成果和技術推向世界,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海島治理,共享中國經驗。

  推動海島修復體系再完善

  豐愛平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為海島生態整治修復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居民海島修復主要以提升生態系統自身的穩定性、改善人居環境為主。部分無居民海島典型生態系統退化嚴重,領海基點所在海島穩定性受到威脅,需要整體統籌開展整治修復。

  自然資源部發布的《2017年海島統計調查公報》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資金約52億元,地方投入配套資金約36億元,企業出資約3億元,用于支持海島生態整治修復項目198個,共修復海島島體面積約336公頃,恢復海島植被約70公頃。

  盡管我國海島生態整治修復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仍存在缺乏系統性修復規劃方案、尚未形成多渠道投入機制、海島自然修復研究實踐不足等問題。

  “海島生態修復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應擺脫目前‘撒胡椒面’式的修復方式,逐步配套建立退化診斷、修復提升、后續監管等標準,形成長效管控維護機制。”豐愛平說,要在梳理現有修復成果的基礎上,推動海島生態從局部修復向高層次的生態系統保護修復轉變,從依靠中央財政投入向多渠道投入機制轉變,從“人工干預為主”向“自然恢復為主”的修復模式轉變,盡快實現“水清、岸綠、灘凈、灣美、島秀”的美麗海洋建設目標。

標簽:海島;修復;沙灘;島礁;研究;整治;生態環境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