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整治辦正式下發《關于2018年度全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11月機動考核驗收結果的通報》,經現場考核、匯總討論、省整治辦審核確認等程序,洪合鎮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考核驗收達標。至此,秀洲區提前完成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三年任務,且王店、新塍、王江涇3個鎮獲評省級樣板鎮,省級樣板鎮獲評占比全省第一。
2016年9月以來,秀洲區以打造全市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樣板區為目標,創新系列機制,做優整治規劃,發力全域攻堅,實現了小城鎮環境面貌的“美麗蝶變”。2017年底,秀洲區獲評2017年度全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優秀縣(市、區)稱號,王店鎮、油車港鎮在省級考核驗收中分獲全市中心鎮和一般鎮兩個第一名;2018年9月,王江涇鎮、新塍鎮在省級考核驗收中獲全市第一名和第二名。
面對五個鎮因歷史欠賬多,普遍存在整治面積大、基礎差等短板,全區上下堅決擯棄“確保整治過關”的被動應戰思想,明確提出“爭先進位、趕超一流”的目標定位,實現了推進力度空前、推進速度一流的良好成效。今年初以來,全區共拆除違建316萬平方米,拆違總量排名全市第三,鎮區違建實現“清零”。
在此基礎上,結合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秀洲拆出空間,打通斷頭路28條,改擴建道路26條;三星級農貿市場實現全覆蓋,其中四星級一個;新建公共停車場72處,新增停車位10589個;新改建公廁75個,新建市民休閑公園9處、綠道8條,補齊了一大批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走出了環境整治和城鎮承載能力不斷增強的樣板之路。截至目前,全區五個鎮整治項目總投入33.7億元。
秀洲區還創新實施駐鎮規劃師、駐鎮文化策劃師、駐鎮養護師制度,相關做法得到國家住建部肯定,住建部還發文要求各地探索建立本地區設計人員駐縣市、駐鄉鎮和駐村的服務模式。同時,秀洲在全省率先創新設計、采購、施工一體化的EPC工程總承包模式,有效解決了以往工程項目中審批周期偏長、設計施工銜接不暢、投資規模不可控等問題,與傳統模式相比,從項目前期到正式開工平均可以節省近3個月時間。
獨特的文化是小城鎮的活力之源,文化特色也是小城鎮的靈魂所在。在工作中,秀洲區找準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與文化遺產融合點,讓小城鎮的地方獨特性凸顯出來,如通過回購利用部分承載記憶和情感的市屬國資老建筑,在全省率先打造獨具特色的“一鎮一客廳”,王店鎮、新塍鎮、王江涇鎮分別將蘇式糧倉、原新塍繭站、蘇嘉鐵路遺址改造成展現小城鎮歷史、文化、經濟發展歷程和規劃展示的“城市客廳”。
“在推動小鎮精彩蝶變過程中,我們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注重強調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與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融合統一,把人文、產業、生態等貫穿于全過程,在打破壇壇罐罐的同時加強統籌謀劃,整體提升小城鎮品位。”區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秀洲通過將王店朱彝尊文化、新塍民俗文化、王江涇荷蓮文化、油車港畫鄉文化等文化內涵,植入到入城口、歷史街區、立面改造等細節中,著力打造有記憶的街區、有故事的小鎮。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