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汪月萍)長興縣以“亮曬法”,全程監管和實時監測低效狀況、處置動態、干部工作。截至目前,“五未土地”處置1.66萬畝,完成率達166%,處置面積、盤活存量、低效用地再開發三項指標位列湖州市第一。
根據土地現狀、供地進度和用地程度,劃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盡、建而未投、投而未達標“五未土地”,區分政府和企業責任主體,出臺處置模板,提高行政效率,推動企業處置。今年政府作為批而未供的責任主體,采取依法補辦、全面核銷、做成“凈地”、規劃調整等措施,處置6296畝,占歷史遺留總面積的52%。由企業造成的用而未盡、建而未投、投而未達標三類土地,通過追加投資、協商收回、協議置換、收購儲備等方式,已處置6426畝,占總數的90%。政府和企業共同責任形成的供而未用土地處置1360畝,占總數65%。長興率先在全省建立畝產效益大數據中心,打破部門信息壁壘,將分散在10多個部門的企業工商信息、土地面積、每月產值、銷售收入、畝均稅收、單位能耗、研發費用、資產負債等數據進行整合。共接入工業企業2921家,土地面積6.7萬畝,形成了“云運算,數據轉,人可看”的新型用地模式。今年共查出低效企業646家,通過線上監測反饋、線下對接整改,已處置120家。每月通報17個鄉鎮(街道、園區)處置排名,形成“比學趕超”氛圍。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