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江帆 通訊員 邵甜)近日,省生態環境廳通報了全省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進展:截至11月底,全省224個縣級水源地問題已完成整治223個,完成比例達99.6%。目前,僅剩紹興湯浦水庫二級保護區內工業企業問題尚在整改之中,預計12月底前完成整改。
今年3月,生態環境部、水利部聯合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我省將水源地環境整治與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舉一反三”工作結合,著力解決飲用水水源地突出環境問題。采用發文督辦、向市委書記致信、現場督查督辦、交叉檢查、集中約談等多種方式深入推進水源地環境整治,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
在推進水源地環境整治工作中,各地因地制宜,利用無人機探測等手段對農業面源污染控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環境綜合整治情況、生態環境保護工程等進行詳細的檢查。針對目前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存在農田的現狀難以改變、村莊整體搬遷成本高的問題,遂昌投資6000多萬元實施飲用水源取水口上移工程。象山成立專項工作小組,斥資2000萬元完成3家企業補償搬遷。全省還通過建立專項行動微信工作群,建起快速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并按月持續通報各設區市、有關縣(市、區)水源地環境整治進展情況,督促指導整治滯后地區找準差距、精準發力。
截至目前,省生態環境廳開展了多輪次督查,核查督辦水源地環境整治情況,指導督促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依法依規、科學合理做好環境問題綜合整治。我省還結合實際細化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銷號要求,“一個問題、一個銷號報告、一本銷號臺賬”,規范銷號流程,完善臺賬資料,杜絕表面整改、虛假整改。
生態環境部也對我省有關工作予以肯定和表揚。環境監察簡報(水源地專刊)通報表揚了我省水源地環境整治成效,以及龍泉市等有關縣(市、區)在水源地環境整治中涌現出的好經驗與好做法。
為鞏固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成果,我省接下來計劃開展全省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回頭看”執法檢查專項行動,利用衛星遙感影像、無人機等技術手段,結合傳統臺賬檢查和現場核查,核實核準問題整治完成情況。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