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水利工程更好發揮安全效益?這是海寧市水利局近年來一直探索致力的難題。2015年起,該局嘗試實施水利工程市場化運作,旨在通過發揮市場資源配置的優勢,讓優質企業進行物業化、專業化管理。目前,上塘河流域沿線10個骨干工程已有7個委托專業單位管理,整體效益正日益顯現。
嚴格的督查能確保受托管理單位進行富有成效的管理,今年7月份的一場大暴雨證明了市場化運作模式的成功。7月6日晚,海寧市域西片突降大暴雨,長安鎮日雨量達到了107.6毫米,許村84.4毫米,汛情來勢洶洶,7月7日早上8點,海寧市上塘河管理站先后啟動長安排澇閘、許村排澇閘、姚家澗排澇閘全面排澇,談家埭沿江閘候潮排澇。截至7月8日晚上8點,共計排澇760萬立方米,使上塘河西片水位全部降至警戒水位以下,確保上塘河流域沿線居民生命財產安全不受威脅。
市場化運作也使得翻水站和排澇閘的維養更加專業和安全。今年,海寧市許村、長安、鹽官3座翻水站,共計12臺水泵的電動機大修和5臺水泵泵體水下檢修均委托給專業廠家實施,通過全面、專業的維修養護,使得翻水站的設備即使是在高負荷運行下也能正常運作。據統計,今年到10月中旬,上塘河流域5座翻水站合計開機臺時16667臺時,提水量10196萬立方米。“按照西湖常水位水量1200萬立方米計算,10個月相當于翻了8個多西湖的水量!”海寧市上塘河流域翻水管理站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