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仙居縣田市鎮李宅村村民老李正在家里清洗垃圾分類桶,門口傳來腳步聲。“你是垃圾分類示范戶,我們來給你發獎品!”村黨支部書記李鑑亭拿著紅包和洗衣液走進來和老李說。
李宅村是省第三批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2017年開始,該村將垃圾分類作為古村環境整治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村里大力推廣施行。在宣傳欄張貼紅榜,對上榜農戶每月獎勵5元,村干部、垃圾分類督導員上門發放獎品……“現在每戶都會將分好的垃圾投放到垃圾集中點,實現了垃圾不落地,環境煥然一新。”李宅村婦聯主席兼垃圾分類督導員李抗美笑著說,現在的李宅可是省級垃圾分類示范村呢。
如今在田市鎮,垃圾分類已經成為廣大村民的自覺行動。“改善生態環境,垃圾分類工作就是基礎。”田市鎮經濟發展辦主任張文中說,今年,鎮里將垃圾分類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項目來抓,全力推進農村生活垃圾三化處理工程。截至目前,該鎮新配發1萬余只分類垃圾桶,增配兩輛專用收集車輛,新建了4座垃圾分類處理站房。
在加強硬件投入的同時,田市鎮建立垃圾分類相關規章制度,層層發動,讓垃圾分類理念慢慢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在黨員層面,該鎮建立黨員垃圾分類聯系戶機制,黨員上門宣傳、講解、監督垃圾分類工作,并與黨員“十二分制”掛鉤。在村干部層面,組織全鎮村黨員干部赴金華市新光村、下灣村和諸暨市楓源村、金三角村等村莊考察學習,問計取經、拓寬思路。在婦女層面,開設巾幗課堂開展垃圾分類宣講。“10月份開始,我們鼓勵各村借鑒淡竹鄉的‘三綠’經驗,將垃圾分類寫進村規民約,調動村民積極性。”張文中說,目前23個行政村已基本完成村規民約修訂。
從最早的黨員帶頭分到聯系農戶示范分,從“填鴨式”被動教學分到“發散式”主動分;從黨員監督分到戶戶“攀比”分,從紅黑榜獎懲分到志愿者、婦女巾幗力量加入分,再到垃圾分類網格化管理、美麗庭院表彰鼓勵分,垃圾分類漸漸深入民心。“我們將垃圾分類工作通過創建美麗庭院來體現成果,年底評比‘最美庭院’‘美麗庭院’‘示范庭院’等先進戶,每戶獎勵300元到800元不等。”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