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民宿地面硬化現場
縣三小遷建工程現場
昨天,安吉縣開展第70個環境綜合治理“集中推進日”活動。治水治氣優環境,拆改并舉拓空間,在各個活動現場,鄉鎮(街道)以及村里的干部們以實際行動擦亮“兩山”理念誕生地的“金字招牌”。
大溪:灑掃庭院待客來
山外霧蒙蒙一片,但位于深山里的天荒坪鎮大溪村卻陽光明媚,山上的彩色樹種讓山體顏色顯得更加豐富,連通內外的道路上整潔無比,各個農家樂、民宿門口,主人忙著打掃庭院,灑水車也沿著道路噴灑清水。
“村民們在環境維護上用足了心思。”大溪村黨支部書記陳軍說,大溪村是浙北農家樂第一村,農家樂規模大、發展早,近年來通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行動,村莊環境得到極大提升,通過《村規民約》的制定,村民素質也得到極大提升,這也進一步促進了村里的旅游發展。
在村里中山酒樓旁邊,一戶村民正在新建房屋,砂石料等建筑材料就堆放在路邊,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陳軍說,馬上就會督促農戶將砂石料堆放整齊,同時村里也會拿來防塵網等,將砂石料遮蔽,避免揚塵,讓村域環境看起來更加整潔。
泗洲山小區:雨污分流創標桿
經過2個多月的緊張施工,梅溪鎮泗洲山小區污水零直排創建工作基本完成,雨污分流后,雨水管網里的水清凈了,污水經過細節處理,不再泛出異味,“小區環境美美的。”居民們笑著說。
泗洲山小區今年8月列入梅溪鎮污水零直排小區創建,創建之初,該小區就作為標桿來打造。“小區居民多,施工又不能影響正常出行。”梅溪鎮生態文明辦工作人員符有群介紹,克服困難的同時,該鎮按照“打通斷頭管、修復破損管、糾正錯接管、改造混接管、疏通淤積管”的要求,保證工程質量、注重細節處理,高標準完成了污水零直排創建。
現在,除了常規的雨污分流,泗洲山小區每一戶的陽臺水、洗衣機的污水,都統一納入污水管網中;該鎮還在每個單元樓的下水管道處,安裝了沉水彎,確保污水氣味不再四溢;細節還體現在垃圾桶的設置上,符有群說,以往垃圾桶就擺在路邊,但是現在小區里每一個垃圾桶都有了特定的放置地點,下方設有污水井口,污水橫流的現象再也不會出現。
郎里:老舊區塊建學校
昨天一早,縣三小遷建工程現場,數幢大樓佇立,經過一年多的建設,遞鋪三小、育星培智學校主體結構均已完工。難以想象,這一正在新生的區塊,曾經是一片老舊城區。
“朗里社區的這一區塊,原本是基礎設施不全、小區環境不佳的舊城區,居民生活也不方便,依托舊城改造項目,居民統一安置到朗里花園。”城投集團相關負責人陳康介紹,騰出來的空間,用于建設縣三小遷建工程。目前,該工程建設已邁上了快車道。
城投集團工程一部經理濮鵬鵬介紹,遞鋪三小正在建設外立面幕墻,育星培智學校的外立面幕墻已完成,少體校主體結構預計12月完成。“整個工程預計在明年春節后的2至3個月完工。”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施工方加班加點,每天投入200多位工作人員施工,施工時間也經常延長到晚上。
三小遷建要速度也要質量。濮鵬鵬說,從建材到施工程序、工藝,施工方都嚴格要求,“要爭創‘錢江杯’。”
示范區:改造鍋爐保藍天
從上月開始,華逸化纖的生產廠房內,每天都有技術人員進出。他們正對該企業的3臺鍋爐進行改造,之前企業使用的鍋爐雖然符合國家標準,卻仍存在異味。這次改造不僅將對鍋爐的功率進行提升,還將按照環保標準,確保無異味、排污量達到最低。
“這3臺鍋爐每臺都是10蒸噸的,企業現在生產繁忙,我們在穩定生產的同時逐步推進每臺鍋爐的改造,預計過兩天就可以完成了。”華逸化纖相關負責人介紹,改造完成后,在做到環保的同時,鍋爐所能提供的能源提升2倍多,為企業未來的發展奠定用能基礎。
在中策橡膠,自行車胎、多用胎的生產已經步入正軌。之前,企業所用的為25蒸噸的大鍋爐,不符合省市相關規定;為此示范區引導企業建設功能效率高、污染量低的鍋爐,在建設完成后就將對原有鍋爐進行拆除。
今年,示范區根據平臺發展現狀,深入推進藍天保衛戰。據示范區相關負責人孫水明介紹,他們年初就和浙江大學進行合作,對全區32家高耗能、用能形式較為落后的企業開展摸排梳理,一企一策推動用能替代和鍋爐改造。“目前,包括中法新材料、萬方生物等企業都完成了鍋爐改造,使用產品的標準從過去的國標到確保無異味、低污染甚至零污染延伸,合力維護示范區的自然環境。”他表示。
孝豐鎮:管網改造優配套
學生上學高峰剛過,孝豐鎮通道路雨污水管網改造工程現場就忙活起來。五六十名施工人員協作,鏟車、運輸車往來不歇,統籌推進土方開挖、管網埋設。經過1個月左右的施工,目前已完成總體工程量的三分之一,預計到明年1月15日左右完工。
據了解,通德路位于孝豐鎮老城區,全長800米,沿線有孝豐小學、孝豐農貿市場以及居民區,是孝豐的主干道之一,也是人流、車流最密集的區域。之前,該路只埋設污水管,而且埋設時間已有20余年之久,存在雨污混流、管網破損等問題。孝豐從上月20日開始,對該路雨污管網進行改造,埋設口徑D800的雨污管網、D300的自來水管網,并實施路段弱電下地工程。“考慮未來老石坎水廠建成投運后,原本的自來水管網承載能力不足問題,所以對其進行改造。確保水廠投運后第一時間完成替換。”孝豐鎮相關負責人施明軍介紹。
因為臨近小學、農貿市場,通德路的交通組織面臨早晚高峰的壓力。為了避免交通堵塞、方便群眾出行,孝豐鎮制定了科學的施工方案。“從每天6點半開始施工,到7點半至8點停工;晚上5點以后,我們加班加點,到6點以后機械停工,工作人員仍要忙到晚上七八點。在盡量做到不擾民的情況下,確保工程快速推進。”施明軍介紹。
梅溪鎮:改造環境美家園
在梅溪鎮東河濱區塊,看著正在拆除的房屋,工作人員攤開規劃圖介紹起來。
“正在拆除的4戶房屋所在地,我們計劃建設成為島街漁市;臨近水域的位置將建設濕地公園;周邊將陸續建立觀光塔、溪上景田、紫梅音畫等景點……”鎮征遷辦主任沈勤和說,該區塊房屋建造年代久遠,部分房屋已經老化甚至成為危房,不能滿足百姓生活需求。今年7月,結合小城鎮綜合整治行動,鎮里決定對該區塊進行改造,改造重點位于曉墅集鎮振興路東河浜兩側,項目預計總投資1300萬元,建設內容包括商業街、住宅區、景觀節點、市政道路等。
據了解,該項目總共涉及農戶132戶,目前10余戶已經簽約、拆除。按照計劃,明年上半年將完成征遷、拆除工作,下半年將啟動建設。屆時,該區塊將徹底“改頭換面”,成為大家茶余飯后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