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2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王晨輝)近日,余姚市河姆渡鎮河姆渡村一些村民向本報反映,該村一家塑料企業,沒有任何合法手續,還對周邊環境造成了污染。
11月28日,記者來到余姚看到,這家企業位于河姆渡鎮和大隱鎮交界處,在一個離河姆渡遺址約1公里的山坡上。在廠區外面,記者沒有發現門牌號和企業名,但可以聽到機器的轟鳴聲,上空彌漫著一些粉塵。
廠區面積目測有3畝,兩個鋼結構的廠房,一個用于生產加工,一個用于倉儲,露天堆放的都是塑料粒子。
在生產加工車間,記者看到一套造粒機,包括混料、融熔、擠出、切粒、包裝等配套設備,有三四名工人正在工作,車間里噪音和異味很大,工人都戴著防毒面具。在車間里只待了5分鐘,記者的身上就全是厚厚的黑灰。
當記者向工人詢問企業負責人的情況時,他們稱不了解,也沒有老板的聯系方式。企業有布袋式脈沖除塵設備,但從車間地面和廠區外面情況來看,除塵效果較差。一名工人卻說,他們的生產對外環境影響并不明顯。
那么,工人的話是否屬實呢?記者繞廠區走了一圈,在后墻的一片竹林里,發現不斷有黑煙冒出,走到近處仔細一看,有一根特別隱蔽的管道從廠房里偷偷往外排放黑色粉塵。管道直徑約1米,長約10米,它一頭連著機器設備,一頭通向外面,管道口是朝下的,旁邊一大片竹葉和草木都已被熏黑。
據了解,這些黑色粉塵成分為碳黑、碳酸鈣等,揮發的氣體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根據環保法等相關規定,企業應當采取措施,防治廢氣、粉塵以及噪聲等對環境的污染。一名住在附近的居民對記者說,他擔心這個工廠排放的粉塵和噪音,會對他們的生活環境和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當天下午,記者來到河姆渡鎮政府,分管工業的副鎮長楊晟說,對于這家企業的情況,他并不了解,“塑料企業流動性比較大,監管方面存在難度。”
隨后,余姚市環保局第二環保所負責人、河姆渡鎮相關工作人員和記者一起再次來到這家企業,此時,廠區大門已緊閉。
環保執法人員找到了企業負責人倪利波。倪利波對記者說,這家企業,是他兩三個月前從其他人手中接手的,目前還沒有給企業命名,也確實沒辦過環評等手續,他對這方面情況不是很了解。而房東錢翔則承認,這里生產塑料制品已有五六年了,目前還沒有土地、建設等審批手續,確屬違法用地和違法建筑,建筑面積有1000平方米以上,他們正在想辦法補辦相關手續。
錢翔說,這家企業主要是將PE塑料粒子添加成分后改變特性,提供給塑料產品制造商生產各類塑料制品,企業每天開工時間在12小時以上。“這里離河姆渡遺址很近,確實不能開辦這樣的企業,今年底前,我一定會叫企業主將它搬掉。”錢翔說。
環保執法人員現場檢查發現,企業內共有原料二三十噸,成品30多噸,據他們估算,該企業每天生產的成品約在4噸左右,而作為主要污染物的粉塵是在混料和攪拌中產生,具體的數量難以估計。
余姚市環保局第二環保所和河姆渡鎮相關負責人均表示,他們正在進一步了解企業環境污染等方面的違法情況,并盡早將其關閉。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