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郭垟社區有一處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5間違建平房,業主兩年前即表示自行拆除,但一直沒有兌現承諾,嚴重影響了縣重點工程清水塘區塊改造的推進。11月20日,仙居縣安洲街道聯合國土、城建等部門,組織人員強制拆除了這5間違建平房。
這個例子,是安洲街道存量違建“拔釘戰”的縮影。今年是仙居創建基本無違建縣的決戰之年,安洲街道以此為契機,堅持拆字為先,強勢推進存量違建拆除工作。1月份至今,該街道已拆除違法建筑116宗,占地面積173641.8平方米,建筑面積272670.5平方米,完成了年度計劃的200%,拆違總量居全縣首位。
“拆除的違法建筑,大多數為存量違建。”安洲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王志敏介紹,今年以來,街道聯合國土、城建等相關部門,對存量違法建筑作了進一步排摸,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分類施策,并排出了時間表、任務圖、責任表。與此同時,集中力量重點突破,開展每月一次集中統一行動,堅決拆除一批重點區域和重點類型的存量違法建筑,以及群眾反映強烈、存在安全隱患的違法建筑,以點帶面推動存量違建的依法處置。
著眼于確保“亂象不回潮,違建不反彈”,安洲街道還健全管控制度,創新管控機制,全面防止新增違建行為的出現。比如整合街道巡查隊伍,建立微信執法平臺,由街道巡查隊員開展不間斷巡查,一旦發現違法建筑動向,第一時間報告駐村干部,立即采取相應處置措施。這一做法,得到了市“三改一拆”辦的充分肯定。6月份,下垟陳村缺房戶應某某未經審批,擅自在農田上澆筑地梁準備建房,巡查隊員發現并上報后,安洲街道立即聯合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前往制止,依法強制拆除了應某某澆筑的地梁。
王志敏介紹,為了壓實轄區各村(居)的責任,街道完善了考核問責機制,對于控違工作不到位、責任不落實的,依紀依規予以查處。比如下垟陳村的違建發生后,街道在鎮村兩級干部大會上,對該村的主職干部進行了點名批評。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