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2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朱浙萍 時補法)“廁所也可以這么有詩意!”近日,永康市石柱鎮塘里村的一座公廁成了“網紅”。
這座名為“飛流龍司”的生態公廁,灰瓦青磚,古色古香,掩映在綠水青山之間。“龍司”一詞取自永康方言,上龍司即上廁所。
繞過廁所外的游廊,迎面是寬敞的古建筑廳堂,擺放中式桌椅,可供游人休息,周瑜、大喬、小喬等三國時期東吳人物成為男女廁所標志,廁所內花木環繞,清新淡雅,巧妙的通風設計讓人聞不到一絲異味。最有特色的是,詩詞書畫、特色工藝品等都進入了這個特殊空間,讓游客在這里體驗塘里村的鄉土文化。
有著700多年歷史的塘里村是孫權后裔的聚居地,詩詞文化十分興盛。近年來,該村挖掘文化特色,創新性地打造了百工館、顧盼廊、婦女之家、書畫中心等20多處精致景點,串點成線形成獨特文化群落,吸引游人參觀。塘里村黨支部書記孫朝廳說:“這個公廁從設計到施工都由本村完成。”
今年以來,金華市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深入推進廁所革命,致力打造“景致精美”的農村公廁,相繼開展了農村改廁技術培訓、“互查互學”等活動,提升農村公廁改造水平。金華各特色村在公廁建造中,因地制宜研究制定農村公廁改造實施方案,結合地域文化和地方元素,不僅注重公廁硬件配備、造型裝飾,更注重內涵設計,實現景廁融合,把公廁嵌入美麗鄉村風景線。截至10月底,全市農村公廁完成改造7490座。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