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孚漾是南潯區最大的湖泊漾蕩,水域面積1.12平方公里,和孚漾綜合治理項目列入2017年全市百項千億防洪排澇工程。經過一年時間治理,和孚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實現了華麗變身。“以前,這里水質不佳,路人走過直搖頭。 ”和孚鎮“五水共治”辦負責人陳芳說,現在,和孚漾就是周邊居民的休閑好去處。
和孚漾是今年南潯區打造完成的200條美麗河湖的其中一條,這些美麗河湖勾勒出了水晶晶南潯的美麗模樣。“今年以來,我們通過全域治理管護、全域治本清源、全域提升顏值等各項工作,統籌推進美麗河湖建設。 ”南潯區“五水共治”辦常務副主任沈洪亮說,今年以來,水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截至10月底,國家“水十條”考核斷面達標率100%,市控以上斷面達到或優于III類水質比例為100%。
美麗河湖怎么建?建成什么樣?用標準來說話。根據區域實情,南潯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河湖建設“南潯標準”,主要包括“三潔、四點、五性”,即河水須清潔、河面須保潔、河岸須整潔;河中有亮點、河岸有節點、左右無污點、一望有看點;生態體現自然性、示范彰顯代表性、群眾得有積極性、制度體現民主性、管理要有長效性。“有了這個標準,我們建設、管護起來心里才有譜。”南潯區水利局副局長陳炳龍說。
來到善璉鎮的姚塘漾,漾內小島、浮島及種植的水生植物就如畫中美景,引人入勝。漾中,不時有幾艘巡河船只穿過。“對于河道管護,我們有‘千里眼’和‘飛毛腿’。 ”善璉鎮“五水共治”辦負責人余溢說,“千里眼”是河道周邊的視頻監控,而“飛毛腿”就是這些安裝了GPS定位系統的巡河船,對監控能發現和不能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理。
“南潯在全省率先探索實施數字信息化河道保潔模式,像這樣的視頻監控和巡河船只在各個鄉鎮都很普遍。”沈洪亮說,在河道長效管護方面,“河長制”“湖長制”也是有力抓手。今年以來,擴面推廣“星級動態評定機制”“黨員護水崗”“河長工作站”等管理模式,鞏固了治水成效。
一股股清流,讓一批項目在南潯生根開花,全區今年以來招引84個項目,引入資金95億多元。南潯鎮息塘村“采菊東籬”項目便是其中一個,僅在今年9月28日開業當天,該村就吸引了2萬余人次的游客前來。“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做好結合文章。”沈洪亮說,將美麗河湖建設與新型農業、全域旅游、鄉村振興等相結合,釋放出美麗河湖的生態紅利,實現景美人富。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